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尹虹在本報專欄文章《話說“巴西對中國瓷磚反傾銷”》 中指出,歐盟對中國瓷磚反傾銷而我們沒有成功應對給世界各地樹立了榜樣,國外對中國瓷磚反傾銷將成常態化。
“巴西在前兩年出人意料地將出口關稅提高到35%時,相關部門就應該有所準備。”德圣陶瓷出口部總經理葉靜美提出,主管出口的相關部門應該關注、控制我國出口瓷磚的單價變化,對于價格完全不合理的產品就必須及時調查。
另外,葉靜美認為行業相關機構協會除了應針對實際出口情況制定應對預案外,還應該在行業面臨反傾銷等貿易壁壘時,及時牽頭,帶領企業積極應對。
不少業內人士坦言,反傾銷調查對出口比重較大的企業來說確實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國外反傾銷常態化使不少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或者計劃減少瓷磚出口量,逐漸轉為內銷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
深度挖掘國外市場
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地區瓷磚需求擴張
近幾年來隨著俄羅斯、印度、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建筑業不斷增長,對瓷磚消費的需求也被不斷拉高。不少人指出,這類市場就應該給予重點關注,但同時應該避免繼續以價格優勢大軍進入,防止這些國啟動反傾銷。
相關數據顯示,上半年建筑陶瓷出口量中,巴西、美國、澳大利亞位列前三,對美國增幅較大,達67.25%。不過,對東盟、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均出現下滑,其中對東盟的出口下滑幅度最大,達15.56%。不過,這些出口出現下滑的地區實際上仍有一定的開拓空間。
“目前,我認為全球出口最好的地區是東南亞和中東。”唯格瓷磚市場總監姜艷紅認為,整個中東地區不產陶瓷磚,幾乎是100%依賴進口,我國瓷磚出口應重點關注。而東南亞能成為出口較好的地區是因為,東南亞距離我國較近,交貨速度快而又準確,該地區的消費習慣和我國較接近,對中國品牌的認知度較高,對產品花色的喜好以及消費水平都較能接受我國的產品。
她還特別提醒,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關稅較高,對我國瓷磚反傾銷可能性比較大。
海棠陶瓷總經理徐繼榮表示,瓷磚出口可重點關注俄羅斯市場,因為近幾年俄羅斯國內建筑業不斷增長,對陶瓷的需求量有所增長。此外,她認為澳洲市場亦值得關注,因為該地市場還有較大的待開發空間,
家博陶瓷集團總經理胡彥坤與上述人士看法相似,他認為印度市場一直以來都青睞中國的瓷磚產品,“印度撤銷反傾銷后這段時間會成為我國企業的‘春天’,市場有待深度挖掘”。正因為看好印度市場,家博陶瓷旗下品牌卡佛陶預計今年下半年將加大投入參加印度建材展會。
走品牌化路線,賣高利潤產品
出口產品類型兩極分化 亮光面產品漸受歡迎
對于下半年的出口形勢,業內人士認為,匯率、工資以及原材料等出口成本在持續上升,使我國陶瓷衛浴產品的競爭力有所下降,加大了出口壓力。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下半年陶瓷衛浴出口仍將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不少企業表示,面對當前的出口困境,走品牌化路線,賣高利潤產品才是長遠的發展道路。
姜艷紅對此認為,出口產品在今后應重點關注設計、質量、服務、價格。胡彥坤則表示,就目前情況而言,出口做附加值高的品牌產品更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
“德圣陶瓷今后在拓展國外市場時,要提高品牌意識,逐漸擺脫國外OEM模式,從和貿易公司、代理商合作漸漸轉變為走品牌路線,發展自己的經銷商和專賣店。”葉靜美表示,在今后,其公司在出口方面不會過快地提升銷量,而是穩打穩扎在國外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有業內人士認為,陶瓷企業難以改變國外經濟因素,但可以調整自身的出口產品類型,讓其更適合不同出口地區的市場需求。
據調查,美國主要需要有釉磚,且不論是規格、花色等的要求都十分有個性。中東地區比較喜歡顏色鮮艷的全拋釉、金屬釉產品。而俄羅斯比較喜歡純色產品。
另外,徐繼榮表示,滲花磚、微粉磚雖然利潤相對較低,但在海外不少地方深受歡迎,之前一直堅持出口該類型的企業基本能得到不錯的回報。
葉靜美認為,現在瓷磚出口呈現出一個顯著特點:出口產品兩極分化嚴重。據她介紹,微粉磚、滲花磚這類在國內需求量漸漸減少的低檔產品在國外一些地區還很受歡迎,需求量還很大。微晶石這類的高檔產品亦慢慢被國外消費者接受,出口量漸漸上升,而中檔產品需求量則不高。
“以往外國消費者喜歡我們的拋光磚和尺寸較小的瓷磚,而現在不少國外消費者逐漸喜歡亮面、大規格的產品,800×800mm等大規格的產品漸漸開始流行起來。”葉靜美表示,德圣陶瓷之所以在國外市場大力推廣微晶石,是因為看到微晶石等大規格亮面產品在國外接受度不斷提高,市場需求量逐漸變大。
不少人表示,微晶石相對拋光磚等其他類型的產品而言,目前的出口量還較少,不過利潤較高,待開發的市場空間大,企業在出口時大力推廣微晶石有利于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