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電業上市公司進入了第三季度季報的密集發布期。受宏觀經濟下行、消費刺激政策退出和房地產政策調控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家電業出現了行業整體增速逐漸放緩、部分品類下滑、市場需求低迷等情況。在三季度財報中,這些情況依然有所體現,尤其是以彩電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表現尤為明顯。不過,以白電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依然有不少保持了亮眼的業績。
黑電行業整體景氣度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國內生產總值的同比增速分別為7.4%、7.5%和7.3%,第三季度創下了六年來的歷史新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彩電行業上半年的低迷氣氛一直在持續,行業整體規模和利潤都出現了下滑。
深康佳A 28日晚間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顯示,今年1-9月份,深康佳A實現營收134.67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收50.69億元,分別同比減少7.42%和1.1%,而前三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營性損益的凈利潤則是虧損2.8億元。
海信電器三季報顯示,1-9月實現營業收入210.93億元,同比增長2.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9億元,同比下降18.43%。半年報時出現兩年來首度虧損的四川長虹則再度報虧,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3億元,同比降1.82%,虧損3.14億元。
以彩電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中唯一有亮色的是TCL,1-9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92.1億元,同比增長13.3%,凈利潤同比增長72.8%至30.1億元,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2億元,同比增長75.4%。不過其主要貢獻是來自其面板以及智能手機業務,多媒體業務營業額和毛利則分別同比下滑了15.4%和6.6%。對此,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分析稱,去年國家補貼政策的退出對整個黑電行業影響較大,彩電業務的普遍下滑導致諸多公司業績不理想。而據奧維咨詢的分析,這還與互聯網對于傳統彩電行業的沖擊有關,彩電行業的經營特征正在不斷發生改變,傳統的業務模式已經不足以應對市場變化。
事實上,今年以來各大彩電廠商紛紛開始了互聯網轉型的步伐,并已有初步成效。在康佳、TCL、海信等廠商的財報里都提到,產品結構有所改善,大屏、超高清、智能電視等中高端產品銷售比重有所提升。中怡康公布的線下監測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彩電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9.4%和13.4%,但智能電視零售量額同比分別大幅增長22.4%和11.6%,超高清電視零售量額同比分別增長124倍和91倍。
白電企業“強者恒強”
盡管市場已經由大盤增長向侵蝕性增長轉變,但早已在產品布局上加大中高端力度的白電龍頭企業們整體業績表現良好。其中較為突出的是美的集團,根據廣發證券對已經公布三季報的公司進行的分析比較,美的集團利潤增幅最高,是最賺錢的公司。財報顯示,美的集團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91億元,實現凈利潤89.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4%和49.2%。其中綜合毛利率為25.3%,營業利潤率10.44%,分別同比上升2個和2.2個百分點,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率8.21%,同比上升1.81個百分點,盈利能力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美的系的小天鵝也有較好業績表現,前三季度小天鵝A實現總營收77.7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49%,實現歸屬凈利潤增長58.8%至 5.14億元,尤其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達到92.37%。得益于近年來的戰略轉型和產品升級,美菱的營收和凈利潤也保持了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7.86億元,同比增長3.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9億元,同比增長16.62%。 不過,受到冰箱內銷市場增長不振加劇出口市場競爭的影響,以冰箱出口為主的奧馬電器正在感覺到更多的壓力,第三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1.8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51萬元,分別同比下滑3%和9.27%。
另外,與白電行業“強者恒強”情況類似,盡管今年廚電行業整體景氣度低于去年,老板電器仍保持了出貨量30%的增速,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老板電器實現營收24.93億元,同比增長36.74%,實現凈利潤3.46億元,同比增長47.23%,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實現收入8.94億元,實現凈利潤1.2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31%和42.00%。
家電企業加碼跨界金融領域
美的集團在公布三季度業績時,還公告擬出資8億參與順德農商行定向募股,募股完成后,美的集團持股比例將從現在的6.33%增加到9.4%。美的方面稱,此次增資順德農商行預期將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和分紅收益,同時也能進一步加強與順德農商行的戰略合作關系。
在家電企業跨界金融領域的風潮中,美的增持順德農商行是美的對金融領域的逐漸滲透。有獨無偶,上周TCL公告正式成立金融事業本部,統籌管理公司的金融服務業務。除此之外,蘇寧、格力等家電企業都將觸角伸向了金融領域,尤其是時下熱門的互聯網金融領域。業內人士分析,家電業跨界金融業,一方面是投資回報率高,年均超過20%,遠高于制造業大約6%的數字,另一方面,有助于解決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資金瓶頸。而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觀點認為,智能家電的發展給家電企業帶來機會,企業的電視、手機購物等業務需要網絡支付,這要求家電企業必須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因而跨界金融領域。錢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