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智能家居領域可謂動作頻頻,小米公司推出四款智能家居配件類產品,蘋果公司推出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標準,亞馬遜投資5000萬美元發力智能家居領域。無論是傳統的硬件公司還是新興的互聯網“新貴”,紛紛在智能家居市場跑馬圈地,以期占據市場高地。
與以往的產品競爭不同,面對智能家居這片“藍海”,更多的企業選擇搶奪智能家居入口,通過借助智能家居控制平臺來打造自己的“常青樹”。無論是智能硬件公司、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的家電生產企業,在智能家居入口的爭奪上有優勢,也有不足,誰將成為最后的贏家?
智能硬件企業:“小玩意”的謀局
在智能硬件領域,各大國產手機廠商當屬其中的主要力量。小米發布了小米路由器和相應的智能家居配件,中興主打安全牌進軍智能家居,華為也借助路由器探路智能家居。總的來說,智能硬件企業紛紛采用了手機 智能的“小玩意”,搭建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
利用智能路由器等產品作為智能家居產品的網絡入口和控制入口,并開放了相應的開放平臺,借助手機等移動設備和路由器相連作為用戶的直接控制終端。從用戶規模上來說,手機廠商積累的諸多粉絲成了優秀的產品受眾,小米路由器的成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從技術角度來講,路由器產品對智能硬件廠商來說可謂是輕車熟路,手機上的系統級支持,很好地解決了路由器的兼容性問題。這類廠商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網絡接入和產品控制上。
而智能硬件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吸引開發者加入到自己的開放平臺中來。就目前的情況看,對于致力于智能硬件的創業者來說,這類平臺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也將有更多的小硬件加入進來,但對智能家居的主要設備制造者,比如電視、空調等產品而言,則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畢竟這些設備本身就想做自己的智能家居入口。
另外,這些以硬件起家的公司在服務上沒有優勢,受眾也比較單一,很難在短期內獲得較大的發展。
互聯網企業:用解決方案做免費午餐
互聯網行業的觸角有多長,從BAT 百度、阿里、騰訊 一系列的收購行為便可看出。
對于智能家居而言,互聯網大佬們當然不肯錯過。百度搭建硬件平臺,并推出了百度云服務和整套的免費解決方案;騰訊的智能家居入口“押寶”微信;阿里則借助電視盒子和云OS作為智能家居平臺的入口;京東欲通過APP的概念,將京東平臺上的合作伙伴“一網打盡”。不管怎樣,互聯網公司在做平臺和入口的同時,都離不開向合作伙伴提供相對完善的解決方案。
互聯網公司優勢是其巨大的流量、用戶數據、軟件等,很容易吸引到智能家居公司的加盟。百度的大數據、微信的海量用戶、阿里和京東成熟的電商體系,對于創業團隊或是傳統家居廠商,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如何合作、采取哪種形式,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側重。
互聯網公司的免費解決方案,對于不少合作者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從組網到推廣都交給互聯網公司來做,自己只負責產品研發就好了,這種合作和共贏是很多實力不強的開發者所需要的。
從目前來看,百度的平臺策略初見成效,約有 20多款智能設備加入進來,微信和阿里、京東的智能家居入口還未見成果。不得不承認,互聯網公司對大小家電產品的理解不夠深入,解決方案比較單一,在短時間內難以覆蓋到智能家居的各個領域,會出現小產品激增、主流產品缺席的局面。沒有主流產品布局的智能家居入口,顯然是不完整的,也難以獲得用戶的青睞。
傳統家電企業:產業聯盟式入口
最先察覺到智能家居趨勢的恐怕還是傳統的家電企業。
海爾在2009年推出物聯網空調,但由于技術和市場策略的限制,傳統家電企業在智能家居上的作為十分有限。當物聯網的浪潮全面襲來的時候,主流的家電公司紛紛選擇用聯盟來打造智能家居入口,比如海爾的開放平臺、美的的智能家居平臺等。
家電企業做智能家居入口的優勢很明顯。這些家電企業憑借在行業的多年沉淀以及積累,形成了完善的供應鏈和銷售渠道,售后服務可以擴展到全國的各個鄉鎮,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家用電子設備的特性十分理解。憑借自己在行業內的威望,家電企業拉攏一批小型智能家居制造商,搭建統一的開放平臺,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智能家居的入口級戰略也就水到渠成了。
智能家居開放平臺只有硬件是遠遠不夠的,家電企業的缺點在于缺少軟件開發和提供云服務的能力。由于競爭關系容易吸引一些沒有產品沖突的中小企業加入進來,卻很難說服有競爭關系的大企業的加盟。幾乎所有的家電巨頭都想要做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后果可能就是做成一個只有自家產品的偽入口。
目前,三股勢力都有著進軍智能家居入口的野心,卻又各有缺點、難成氣候。筆者認為,三種勢力之間應該相互合作,在策略上優勢互補。
對于用戶來說,三種模式下孕育了數十家智能家居入口。這只會讓用戶的操作變得更復雜?梢韵胂螅粋客廳實現智能掌控,需要安裝十幾款客戶端軟件,哪里還有方便可言?智能家居是一塊大蛋糕,只有加強合作,企業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用戶才能得到真正的便利!隼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