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不能與實體店沖突
照明電商近幾年發展迅猛,很多照明企業順應時勢,由傳統企業向電商進軍。面對這一發展趨勢,呂衛東認為現在的市場格局已經在悄悄地改變,企業和經銷商的發展都應往更專業、更細分的方向發展,無論是營銷隊伍還是研發團隊都要往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誰的專業性強、誰就能搶占市場,F在走批發、流通的經銷商們會逐漸被電商取代,因為開店所付出的成本要比電商高出很多,再者,電商能夠解決許多問題,比如說,建立屬于自己的服務和物流團隊,積累經驗和人氣的渠道更廣,進行品牌推廣的力度和速度更快,等等,將來的電商渠道會逐漸弱化燈飾城實體店的經營。
LED照明企業突圍電商 如何不沖擊實體店?
還有一點,企業最好不要與電商起沖突,可以轉換開店模式去避開企業與電商的利益沖突,因為線上店的對象以散戶為主,所以一般網店賣的都是家居類產品。所以企業可以考慮在線下開一家工程類別的燈具店,在線上開一家家居類的展示店,這樣就能避免電商對代理商的利益沖突。
性價比與技術缺一不可
這兩年照明行業正在進行市場整合,在整合以后肯定會出現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大企業,這種品牌性的大企業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可能會率先搶占市場份額。但呂衛東認為就算是這種大品牌的企業,也會面臨很多的瓶頸與問題。首先,企業能不能有足夠的資源、資本、人才進行長久的支撐,從而去搶占市場;其次,現在很多企業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很難有突破,這樣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上生存。呂衛樂表示,現在的企業要找到一個生存點,就要在照明的某一單方面做到最強,才會有生存空間。大企業是可以在產能上占優勢,但如果沒有領先的技術,同樣在市場上站不穩,既要有產品的性價比、又要有技術的領先性這兩者不可缺一。
智能化要找準需求點
關于照明行業發展的另一個大趨勢--智能化,呂衛東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智能化的建設更需要跟廠家直接交流、溝通。LED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配合智能化應用,現在人們追求科技性的東西為生活帶來的方便,但是智能化的東西是不是符合顧客的需求點,是否吻合顧客的智能觀念,這種程度很難把握。因為有些智能化的東西并不實用,若是開發出來就沒有意義了。所以說智能化的發展還是要找準顧客的需求點,只有找準這個需求點,才能建立良好的智能化應用體系。
現在很多智能化產品是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串連的,照明可能只是一個載體,然后可以復制到各個方面。比如說,一款智能燈既能起到消防、報警系統的作用,又能做到照明或者變成空調的分散口等功能。再者,智能化一定是個趨勢,但對客戶來講,好不好用、性價比高不高,這些方面很重要,如果太復雜,就很難普及,使用范圍就很狹窄,F在可能開通智能化方面還不夠先進成熟,大概能做的只是一些雷同的產品,比方利用WIFI系統、其他的載播系統去做些應用,但是這里肯定會受一些行業性的約束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