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在意大利從事瓷磚業的朋友和我說到:“India is the Future”。其言下之意就是印度將會成為未來世界瓷磚業的主導者之一。印度作為人口和國土面積方面都是大國的一個國家,其瓷磚行業發展如何,今天我們一起來進行分析。
印度的瓷磚業在過去的50年時間里一直處于落后的水平,但是今天的印度確是世界幾大瓷磚制造國之一。印度作為三流的制造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消費市場,在現在和未來的時間里,印度的瓷磚業將會迅速發展并且大有可為。印度整個國家的GDP在過去的幾年中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印度國民越來越多的可支配的收入使得整個印度的經濟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
印度陶瓷市場波動大 未來“錢”景喜人
印度的人均瓷磚消費量大約在0.5平方米/年,比中國、巴西和馬來西亞的1.52平方米/年的人均消費量要低。根據政府的預測表明,印度的人均瓷磚消費量在2013年增長到0.63平方米/年,屆時整個印度市場的總消費量將會達到700百萬平方米。由于印度本國的房地產業、商業、娛樂業、信息產業、衛生和保健事業的發展,2000萬座的新建建筑將會在未來的5年之內全部完工,在2012年僅商業部分而言將會完成對18.6百萬平方米的建筑的建設。
盡管印度的瓷磚行業并沒有完全逃離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在2009年印度全年瓷磚的總產量比2008年要高,全年的總產量達到490百萬平方米,比2008年的390百萬平方米增長25.6%。在2009年,印度瓷磚業的出口量增長13%,從2008年11百萬平方米增長到13百萬平方米,但是印度瓷磚業的進口量飛速下滑,從2008年24百萬平方米銳減到17百萬平方米,這種銳減的主要原因來自于政府實施的反傾銷政策。
各種數據證實了在2010年印度的瓷磚行業得到了進一步的增長擴大。其中產量將會增長12.2%達到550百萬平方米,其中進口量會得到增長,在2010年年底,進口總值達到20百萬平方米,比2009年增長17.6%。由于國內經濟的增長,其中印度本國的瓷磚消費量達到557百萬平方米,出口量維持在2009年的水平。
印度整個瓷磚業有一個最不尋常的特點就是印度的瓷磚業有45%是“有組織”的,剩下的55%是“無組織”的。非常有趣的是市場按照這個比例分成兩個部分,組成“有組織”部分的公司占少數,實際上“有組織”的公司僅占16家,而“無組織”的公司的數量超過200家。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無組織”的公司數量在開始下降,因為幾大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硬性要求瓷磚的品質必須過關,為普通消費者所接受,這些消費者在早些 年接受這些低質的產品,但是現在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政府采購更愿意購買那些“有組織”的有品牌的產品。
整個印度瓷磚業的制造構成由27%的地磚和49%的墻磚構成,其中高品質的瓷質磚占到整個國家總產量的24%,比去年增長20%。這種高品質瓷磚數量的增長預計在未來幾年里會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在最近幾年,幾家大的印度瓷磚制造企業主要集中精力制造中檔和高檔的瓷磚產品,以期和國際上幾個生產高質瓷磚的國家進行競爭印度本國市場和出口市場。
印度陶瓷市場波動不止
印度生產的陶瓷以內銷為主,但也有出口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肯尼亞、斯里蘭卡和澳大利亞。據了解,2012年印度的瓷磚生產與消費均實現了超過12%的增長,由此確定了其作為世界上第三大瓷磚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地位。生產量從4.9億平方米增至5.5億平方米(上漲12.2個百分比),國內消費從4.94億平方米增至5.57億平方米(上漲12.7個百分比),進口2000萬平方米的瓷磚也幾乎全部來自中國。
對于經營印度市場已有十年歷史的新中源而言,針對印度經濟出現的情況目前還是持觀望態度。公司出口一部負責人楊瓊告訴記者,現在出現的情況是客戶不愿下 單,因為盧比匯率對美元持續走低,一下單客戶便會虧本。同樣持觀望態度的還有佛山中鵬機械有限公司,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鄧智芬指出,“印度經濟的下滑與全 球經濟的大環境有關,目前整個國際環境都比較糟糕,今年整個印度市場的情況都不是很好,陶瓷生產企業根據當地市場情況的好壞決定要不要上新的生產線。
目前,我們在這個市場仍未看到復蘇的跡象,希望明年的情況會好轉。因此,我們將先主攻其他的市場,印度市場會先緩一緩。”同時她也指出,“即便目前印度 這個市場不好做,我們對這個市場前景也還是看好的,對這個市場的投入不會停止。”佛山博暉機電有限公司在印度布料系統市場擁有較大的市場份額,該公司銷售 總監龔明威認為公司受印度貨幣貶值的影響不太明顯,只是有個別陶瓷廠的交貨期出現了延遲,他認為,印度經濟的下滑使得當地上新生產線的企業減少,這就相應 地會減少一次性購置,但對企業升級改造卻是個機遇。
據了解,目前印度儲備銀行已宣布一系列措施,意圖穩定盧比匯率,英國標準渣打銀行日前上調了對印度盧比的短期評級標準,將印度盧比的評級從此前的“減持” 評級上升為“中位”評級,印度盧比的發展有好轉的跡象,但是分析者認為,印度經濟的糟糕表現歸根到底在于改革的不力,所以必須深化改革,減少貧困,避免財 富分配不均,建立廉潔政府才能為真正改變印度經濟現狀帶來希望。
印度陶瓷衛浴行業現
近期,印度陶瓷生產企業產能擴展進展緩慢,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甚至預測產能擴張速度將出現急劇下降。在此情況下,印度的大型陶瓷企業正采取輕資產模式,降低資本支出,豐富產品系列,提高市場占有率。
而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加強,生產成本的日益攀升,規模小、不善管理的陶瓷企業無法提升業績,從而走上與大型企業合并的道路。對于小企業,合并改善了原來 混亂的管理狀況,對于大型企業,以小投入獲得大收益,產能得到補充,產品供應穩定,再憑借自身強大的營銷網絡和品牌號召力,搶占市場。
前不久,印度Somany陶瓷公司收購了Vicon、Amora這兩家莫爾比陶瓷企業的股份,分別持股26%和51%。其中,Vicon陶瓷企業年產瓷磚390萬平方米,而Amora陶瓷企業年產瓷磚240萬平方米。Somany將投資1.5億盧比即可獲得630萬平方米的產能,根據股權比例,這意味著平均每平米瓷磚的投入資金為67盧比,而如果Somany在卡迪開發一塊地皮興建生產線,則生產一平方米瓷磚需投入202盧比,成本是收購股權的三倍。
在印度,像Kajaria、Somany、H&R等大型陶瓷生產企業,均以收購股份合資經營的方式擴大產能,印度經濟監測中心預測,此模式有愈演愈盛的趨勢。
此外,中國日益攀升的制造成本相比于印度的廉價制造成本而言明顯不占生產成本的優勢,甚至有報紙報道中國工頭從印度聘請建筑工人來改善高昂的建筑成本,意 大利優秀的釉料制造商、設計公司、模具公司甚至印油公司紛紛在印度建立工廠,印度采購意大利優質原材料、設計的成本大大降低,在全球瓷磚業競爭白熱化的今 天,中國的瓷磚業如何突出重圍,如何在整個全球瓷磚消費市場占有穩固的一席之地,需要整個瓷磚從業者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