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陶美洲業務部門負責人斯特朗表示,在全球追逐廉價勞動力的日子即將結束。東陶將減少跨太平洋發貨量,并更多地依靠美國和墨西哥的工廠為北美地區供貨。有媒體報道,中國進口產品“吞噬”了美國的瓷磚、木地板和百葉窗市場,在數十年敗給外國競爭對手后,美國馬桶制造業開始出人意料地小幅東山再起,其中大部分為外國公司所有。
一位業內高管認為,馬桶生產需要大量人工,很像制作陶器。正因為如此,過去20年大部分生產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主要是中國和墨西哥。馬桶制作要求很高,需要肌肉吊起各種碗和槽,還需要細膩的手法平滑馬桶表面。
美國座便器制造業東山再起 或擴大產能
據南卡羅來納州芒特普萊森特的研究公司GMP Research Inc。的副總裁波斯特估計,去年美國銷售的1060萬個家用和商用馬桶中有四分之三是進口的。馬桶制造商Mansfield Plumbing Products的總裁莫蘭多稱,目前美國僅有七個馬桶生產廠,遠遠低于上世紀70年代的48個。
報道指出,其中大部分產能可能一去不復返,但業內高管目前認為,在美國進行生產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即使他們在美國不修建新的工廠,他們也更傾向于在鄰國墨西哥擴大產能,這樣他們就可以縮短運輸時間。此外,海運成本和中國的工資都在上升,降低了在中國進行生產的吸引力。
莫蘭多說,當他2006年初來到Mansfield的時候,這個位于佩里斯維爾的工廠已經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生產成本比從中國進口的成本高出20%。但莫蘭多想要把生產留在美國。這樣公司就可以通過強調自己有能力將產品以更快的速度送到客戶手中、對客戶偏好的變化做出迅即的反應、提供“美國制造”的標簽,實現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