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足社會和行業規范的缺失
中國的大多數木門企業如果只是國內運營是沒有問題的,一旦走出國門,就會發現社會規范、行業規范和企業規范的缺失已經成為嚴重制約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重要因素。中國國內通用的一些“潛規則”并不符合國際規范,在其他國家難以進行。例如中國的食品企業,社會規范的缺失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食品企業在世界上的生存。當然,這里說的規范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前面的品牌利潤智慧都充足的前提下產生的。
提高品牌塑造和應對沖擊能力
中國很多的品牌木門企業,面對國內競爭顯得信心滿滿,但是要去沖擊國際市場,這些企業家對自己一手做出來的品牌也沒用多少信心。面對擁有幾十年上百年歷史的優秀品牌,中國木門企業缺乏內心的自信,畢竟在外邊不可能像中國這樣趕上好的時代,隨便砸廣告就可以做成品牌。這點不得不提日本那些雖然現在沒落卻曾經強大的品牌,如松下、SONG、本田、豐田等,當年他們在崛起的時候同樣需要面對歐美名牌的強力打擊,結果是他們都成功地樹立了自己品牌的世界地位。我們需要細想和反思這些企業在當時的環境下的心態和理念,進而塑造我們自己品牌的心態和理念。中國木門企業家需要提高自身的品牌塑造能力以應對國際品牌的沖擊。
解決資本能力和態度的局限
走出國門需要強大的資本支撐,而中國木門企業原始積累程度少資本實力不夠,同時又融資渠道不暢。如銀行貸款有限,民間借貸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容易引發財務風險,風投操作不完善等等。同時,大多數木門企業老總也缺乏極強的心理素質來應對大規模融資后企業的運營,企業融資成功后一些人開始“享受生活”開會所、品紅酒、打高爾夫,稍微有點追求的就把積累的資本進入房地產等高利潤熱錢行業,本該思考企業未來運營策略的時間和精力被掠奪,企業如何發展壯大國際化?中國缺乏像松下幸之助這樣擁有發展全球的信念和野心的偉大企業家。
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全球化讓各國市場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這也讓木門企業發展的標準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企業全球化。但目前中國木門企業走進國際市場的并不多,更不用提品牌全球化的實現。面對世界品牌對中國各行各業的沖擊,中國的木門企業家與其坐等社會自然發展,等待機會,不如直接挽起褲管手拉手下河,解決問題的同時離河對面也就不遠了。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絕非一朝一夕,木門企業還需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