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業渠道為王的時代,陶瓷品牌推廣策略也須根據行業特性設計。很多企業只是看到渠道對銷售的貢獻,而忽視了渠道對品牌傳播的強大力量,在近距離的戰場上,終端的品牌形象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極大的影響。渠道費用已成為陶瓷品牌發展與實現銷售首要難關,必須進行渠道的陶瓷品牌化的過程中,結合大眾傳媒傳播品牌,是未來品牌設計面臨的新課題。
對于陶瓷消費品而言,瓷磚作為建材類產品,當屬“耐用消費品”,其消費頻率是極其的低,較人們常識中的“終端消費品”又有著很多差異。大概在終端消費者的畢生消費歷程中也只會出現那么一次、兩次而已。有別于市場上的一般消費品,瓷磚類產品因其極低的重復購買頻率、復雜且專業的安裝工序,使得鮮有消費者會在缺乏剛性需求的情況下主動了解瓷磚產品信息。因此傳播品牌、建立品牌的主要途徑理想是渠道結合廣告。因此,中國陶瓷十大品牌陶瓷企業應該將資源首先投入創意性的渠道建設,繼而而結合大眾傳媒推廣。
商品需要經過渠道達到消費者手中,通過市場運營的諸多手段來實現的,實現價值,無論直銷還是直營、多級批發均是如此,但由于陶瓷是帶有濃厚“半生產資料”色彩的消費品,其品牌推廣、營銷策略固然不能直接借鑒經典“終端消費品”的操作手法。因此建立銷售網絡、深化分銷渠道已成為陶瓷品牌立足市場、長遠發展的首要難題。
其次,渠道與廣告雙管齊下,并不矛盾。陶瓷企業假如在廣告與渠道建設上同時投入大量資源,使企業置于高度風險的經營壓力之下,假如市場反應稍有波動,很快會近乎崩潰。陶瓷企業在與大型KA的合作上少不了近乎“勒索”的費用,各陶瓷企業自身建立的專賣店也得靠龐大的資源維持。所以陶瓷企業在大眾媒體廣告上保持一定的投放量,有利于是維護品牌新印象,樹立自身品牌門檻,保證品牌的健康成長。
陶瓷企業擺正渠道建設與廣告宣傳的關系不存在觀點分歧,而是現在市場的游戲規則的需要:必須先投入渠道建設,然后才是通過大眾媒體的廣告宣傳去引爆陶瓷品牌與渠道的銷售潛力。“標王”時代過去了,渠道投入已占據陶瓷企業開發成長期市場費用的重要部分,在進行品牌設計的時就應該改變以傳統的大眾傳播主導方向,而必須以渠道包裝為主導,即讓渠道運作品牌化,最大化地將渠道資源轉變為品牌資產。
信息時代的品牌策劃呼喚新思維模式,以適應具有獨特市場特征的陶瓷產業品牌推廣。陶瓷企業也好,廣告公司也好,把傳統媒體廣告、新聞公關傳播通常將作為主要途徑的思維模式并沒有錯,但必須改變策劃思維構筑共同語境,不要把展售陳列只被列為需與品牌色彩保持一致的部分,處于次要地位。
事實上,多家成功陶瓷企業應證,盡管渠道資源費用已成為品牌發展與實現銷售重要難關,但必須進行渠道的品牌化建設,同時根據品牌建設的差異性的需要結合大眾媒體傳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