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曾經不被看好的“聯姻”?
有人譏諷太“狗血”,有人贊美是創舉,無論如何,在2012年年尾的時候,雷士照明和德豪潤達還是走到了一起。這對“伉儷”一個因內部爭斗而飽經風雨,一個因市場需求不足而深陷過剩之困,雙方的聯合給外界無限遐想。
當時,有一資深照明行業人士如此表示,德豪潤達并購雷士照明上演了一番“蛇吞象”好戲,但遭到資本市場唾棄,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向不按常規“出牌”的雷士照明操盤手吳長江的股份賣出與買入的過程讓人生疑,經營手段讓人難以理解,使避險情緒回潮。這一系列動作,讓當時的股民舉棋不定,或進或退,在股市里陷入迷茫。
吳長江“以退為進”的方式成功實現了回歸雷士照明的目標,但德豪潤達入股雷士照明也曾一度引發質疑和猜想,曾經的“老板”與現任“老板”之間是否會上演另一場爭斗?王冬雷與吳長江的關系一直備受行業關注。
對此,王冬雷表示不注重短期回報,與吳長江的攜手“簡直是絕配”,因為自己是工程師思維,常常跟工程師混在一起,最大的愛好是鉆技術、做產品;而吳長江有很強的市場意識,他愿意跟渠道商一起。“我把產品搞掂,他把產品賣好”,王冬雷如是說。
退居次席的吳長江似乎也甘心做一位職業經理人,稱其與王冬雷理念相近。
現在 是否有“秀恩愛”的嫌疑?
此次德豪潤達增持雷士照明6.86%股權,究竟出于怎樣的考慮?
“德豪潤達深知LED的潛力,覬覦未來LED照明市場”、“雷士照明吳長江的‘陰謀’”、“德豪潤達第一季出現虧損,放手一搏”、“德豪潤達與雷士照明聯手挺進世界前三”……
以上都是業界對此舉的揣測,事實上是怎樣的?我們不得而知。綜合觀察,德豪潤達此次加碼雷士照明,一是進一步影響雷士照明的品牌和渠道;二是進一步整合LED整個產業鏈。“德豪潤達與雷士照明聯手挺進世界前三”這一觀點似乎更有道理,但是否有“秀恩愛”的嫌疑呢?
德豪潤達此前曾公告,據估算,2014年度整體銷售收入預計將比2013年度增長約50%,其中LED業務的銷售收入預計將比2013年度增長約100%,金額約3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LED業務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預計LED通用照明市場需求將會有較好的增長。在此背景下,德豪潤達有充分的理由進一步增持雷士照明的股份。德豪潤達選擇在此時收購應與其業務整合進展有關。
據悉,2013年德豪潤達通過雷士照明渠道銷售LED金額約2.6億元。而雷士照明2013年LED照明產品銷售金額近10億元。對于上述目標會否有“大躍進”之嫌,王冬雷稱,信心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LED照明市場已經迎來爆發期,LED已經成為照明主流產品;二是德豪潤達與雷士照明的協同效應顯現,雷士照明銷售渠道已經完全能被德豪潤達所用。而吳長江表示,LED行業在未來兩年仍將要經歷“增收不增利”的痛苦階段,但他相信隨著成本的下降和規模效應的發揮,那些在團隊、服務、產品和供應鏈上準備充分的企業將殺出重圍。
3月26日,雷士照明發布了2013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雷士照明去年收入為37.74億元,同比增6.4%,毛利潤為7.97億元,同比增長4.7%。不過因為管理費用、其它費用大幅下降,雷士照明的凈利潤實現了28倍的增長,達到了2.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