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愿意為健康買單
據奧維咨詢電商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份空氣凈化器的銷售額僅有1.2億元,而2013年12月這一數字激增至6.10億元,同比增長達5.1倍。
“我愿意花錢為健康買單。”4月14日,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張曼表示,由于自己家中有老人和孩子共同居住,所以早在去年,她就為家里購置了一臺空氣凈化器。“當時購買的是國外知名品牌,而且價格也是該品牌中較貴的,總覺得一分錢一分貨,相對高端一點的產品效果會好一點。”
在采訪過程中,張曼坦言,在霧霾天橫行之前,自己并沒有過購買空氣凈化器的念頭。“以前總覺得空氣凈化器這種東西離我們生活很遠,但現在可不一樣了,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網上都說呼入PM2.5對人體非常有害,所以我在挑選空氣凈化器的時候,能否去除PM2.5和能否殺菌是我主要考慮的因素。”
隨后,又在一些家電賣場中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其中大部分人表示,每一次霧霾天的來襲都加重了自己購買一臺空氣凈化器的信念。作者:王 洋
市場:價格虛高檢測混亂
去年,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抽查了北京市場上銷售的20多個品牌的空氣凈化器,結果發現有些空氣凈化器幾乎不 具有空氣凈化的功能。
4月15日,走訪了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的蘇寧電器劉家窯店、國美電器木樨園店和大中電器洋橋店等多家家電賣場,看到空氣凈化器依舊延續了去年銷售火爆的勢頭,被集中陳列在小家電區的明顯位置?吹剑上、大金、亞都、飛利浦、等多家廠商都推出了空氣凈化器產品,價格也從一百元上下到三五千元不等,跨度十分大。此外,還有一些商家將第三方出具的檢測報告擺放在產品旁邊作為“佐證”,以取得消費者信賴,吸引他們購買。
“目前空氣凈化器產品普遍存在熱炒概念和價格虛高的問題。”4月14日,智普國際咨詢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東鳴表示,有不少商家利用消費者“只買貴的”的心理,虛標產品價格,同時,一些企業提供的第三方檢測報告消費者也不可全信,因為目前檢測機構也十分混亂和復雜,讓人難以信服。
業內人士:有望于年底出臺標準
“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魚龍混雜,新版國標有望于今年年底出臺。”近日,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魯建國表示,目前空氣凈化器國標的修訂草案稿已形成。根據國家標準的修訂程序,修訂稿成熟后將由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
據悉,我國的空氣凈化器國標是于2008年起草制定的。這次國標修訂草案,一是將空調器和車載空氣凈化器的凈化功能納入國家標準。二是增加了對甲醛、苯的測試方法。三是對空氣凈化器適用面積的計算方法作出了規定。四是增加了空氣凈化器凈化效率的測試方法。“消費者在購買空氣凈化器產品時,要注意觀察廠家產品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同時還要看認證標識。甚至消費者可以要求廠家在發票上寫明是按照什么標準生產的,一旦實際使用中發現凈化效果與廠家宣傳的不符,可以作為證據向廠家討要說法, 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魯建國表示,相關部門的監督作用有限,真正的產品監督還是要靠消費者,這是對企業最好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