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廣闊的LED業 讓人喜上眉梢
喜的是,LED照明終于漸入大眾迷人眼,政府和企業都在不遺余力地突進LED的大爆發,為LED發展掃清障礙,鋪就康莊大道。近年來,廣東提出并實施“LED照明標準光組件計劃”,整合LED產業中下游已有的先進技術和專利,部分骨干企業組成了光組件應用聯盟,研發系列化的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產品,制定產品編碼原則,掌握了部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技術和光組件檢測技術,成功發布了一系列技術規范成果和地方標準。近日,廣東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和廣東省知識產權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涉外知識產權應對策略”聯合課題組在調研中了解到,廣東省“LED照明標準光組件計劃”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臨一些問題,專家們更是建議把支持該計劃作為省部合作的重要內容,由工信部和省政府共同牽頭推進。而工信部和廣東省政府也似乎有意愿共同牽頭來推進這一計劃。
作為第十八屆臺交會的重頭戲之一,光電系列活動已成為海西地區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光電行業年度盛會,為兩岸產業科技交流合作打開了一扇窗口。其中,2014兩岸LED應用創新論壇更是吸引了35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業界代表,共同探討以LED為先導的半導體照明如何點亮兩岸合作商機。在探討中,各位業界代表一致認為LED的應用領域極為寬廣,將由此引發新一代光的革命,在智能化照明緊隨智慧城市的建設大放異彩的同時,可穿戴電子、光通信、植物照明等創新應用產品則逐步成為市場新寵,此外,LED將向農業、醫療、通信等領域延伸,前景大為可觀。
擺不脫的“尷尬事” 讓LED企蒙上陰霾
在LED高歌猛進之時,諸多的LED企卻陷入了各種泥沼,官司纏身、上市疑云、股票動蕩……各種尷尬事,讓LED企蒙上了一層陰霾,LED未來的路如何才能走穩,LED企陷入了沉思。
紅極一時的佛山照明一直以來是照明業的佼佼者,其快速的市場占有力,敦實的產品研發能力都為它的持續影響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是近兩年來,它卻屢遭官司纏身,多次陷入索賠案,索賠數額一次次刷新,案情也是持續發酵。這也讓人不禁發問,正在尋求突破的LED企們在追逐快速發展的同時是否也應該重視自己的原始積累,在資產結構上做到清晰明確無死角。
除了身陷官司,LED照明企業的上市之路也疑云重重,總是在不經意間,現出“小辮子”。14日晚間,華燦光電發布公告表明,公司擬披露重大事項,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及相關規定,公司股票自2014年4月15日上午開市開始停牌,至刊登相關公告后復牌。停牌復牌之間,華燦光電的選擇也道出了自己沒有行進在穩定的發展之路上。
而早前上市的天龍光電,近日也被有關媒體披露,為了規避兩年連續虧損,天龍光電關聯方存在向上市公司進行利益輸送的嫌疑。對于投資者而言,壞消息不止于此。天龍光電3月1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接控股股東常州諾亞科技有限公司、馮金生通知,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更。該股權轉讓事宜尚在洽談中,尚存較大不確定性,目前仍未復牌。
阿拉丁“光”點: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LED業有著自己發展的廣闊誘人“錢”景,政府的牽線搭橋更是推進了這進程,但是隨著LED業的逐漸成熟,各種隱藏的弊端也會日益冒出,不過走在前面的永遠都是需要流血和流淚的,后來者在面對前人的血淚史時就應該有警覺的意識,不要重蹈覆轍,一錯再錯,修補前人的不足,站在前人的身上,才能走得更遠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