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0年開始,飲水機和凈水桶市場開始出現負增長。據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我國水家電整體零售額達到186億元,同比增長20.7%,但傳統飲水機去年零售額卻逆勢下跌6.5%至86億元,而凈水桶市場更大幅下滑33.3%,全年零售額僅有5億元。
業內預計,一旦飲水機納入國家能效標識管理目錄,從整個行業來看,估計至少有20%的產品將因為未能達到該標準能效三級要求而退出市場。
能效國標加速淘汰
長久以來,由于市場對節能產品缺乏需求,生產廠家的研發動力不足,導致整個飲水機行業的節能意識非常弱。據了解,一臺額定功率為300W的飲水機,工作1小時耗電量為0.3度,一天工作12小時,耗電量則高達 3.6度,約為冰箱能耗的10倍,因此飲水機也被戲稱為家電界的“耗電王”。
直到去年12月6日,國標委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上述能效標準。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管委會現在已經收到世貿組織的修改意見。目前,該標準整體改動不大,正在履行報批手續,具體發布時間仍未確定。
深圳安吉爾飲水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管理中心經理張恒分析認為,若一切順利,該能效標準有望最快在今年上半年正式發布。據悉,由于此次指標制定的要求比較嚴苛,就連目前的行業龍頭安吉爾公司也不能保證現有全部產品均達到能效三級水平。
據了解,新標準主要規定了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飲水機的能效等級、能效限定值、節能評價值及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并將飲水機按照制熱、制冷系統方式及組合方式的不同,分為非循環性制熱式飲水機、循環性制熱冷式飲水機和組合型飲水機三大類。
其中,最重要的章節為技術要求,規定飲水機安全要求應符合《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的規定。此外,能效檢測需要在規定的試驗環境下,即外加熱式飲水機熱水溫度應不低于95℃,速熱式飲水機熱水溫度應不低于90℃,循環性制熱冷式飲水機熱冷水的出水溫度應符合原《冷熱飲水機的要求》。
“對于規模較小、實力不足的飲水機企業來說,要達標非常困難。”美的生活電器內部人士表示,由于此次能效等級的提升幅度較大,需要企業有較大的技術突破,而非單靠增加保溫措施就可以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