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中國市場尚未出臺電熱水器的退市時間表,不過由于其高耗能的特性也已經屬于不鼓勵生產銷售的范疇。從去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一輪家電節能補貼來看,在熱水器品種中,城市市場較為常見的電熱水器全部落選節能補貼,這顯示出從中國的政策層面已經不鼓勵使用電熱水器。
據知情人士介紹,電熱水器的落榜主要是由于這種產品整體的能源利用率偏低,歐洲地區早在2009年就對電熱水器發出了禁止指令。據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副秘書長柳潤峰介紹,從專業角度對比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燃氣屬于一次能源,而電屬于二次能源,從理論角度講,能源轉化次數越多效率就會越低,因為在能源轉化過程中肯定會有能量損耗。“尤其我國普遍采用的火力發電是熱能轉化成電能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存在的能量損耗還相當大。”因此從專業節能角度來講,燃氣熱水器總體上較電熱水器節能,從此次節能補貼的設置上看,國家顯然也不鼓勵使用電熱水器。
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在城市熱水器市場中,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是勢均力敵的兩大品種,在一些地區電熱水器的份額甚至還強于電熱水器。很多接受采訪的消費者會算上一筆賬:用電比用燃氣便宜,所以會選擇買電熱水器。
那么電熱水器真的使用成本更低嗎?據賣場銷售人員介紹,其實這種觀念主要是因為目前一度電的價格僅0.5元左右,而一立方米燃氣的價格在三四元,容易給人“用電便宜”的概念。
但事實上,根據科學測算,一立方米燃氣制造的熱水通常需要十度電的電量才能實現,因此用電并不便宜。此外,目前國家對電價定得偏低也是一個結構性問題,這并不代表著用電更節能。
相比電熱水器而言,燃氣熱水器也有一些局限性有待破解。比如目前國內燃氣管線的鋪設主要集中在城市和較富裕的農村地區,燃氣管網不如電網覆蓋面大,這直接限制了燃氣熱水器的適用范圍。此外安裝燃氣熱水器需要對家居進行燃氣管線和水路的綜合施工,工程要求較高尤其對于舊居改造相當復雜。而電熱水器在這方面則顯得更靈活,這也是很多家庭不得不選擇電熱水器的原因。因此如何為用戶特別是舊居改造用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是未來燃氣熱水器推廣的關鍵環節。
據了解,其實目前絕大多數熱水器廠家都同時生產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但側重點各有不同,比如萬家樂、萬和、林內、前鋒等以燃氣產品為主,海爾、阿里斯頓、AO史密斯等則以電熱水器為主。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此輪補貼政策應該會對國內熱水器市場的產品消費結構帶來重大影響,同時也將引導相關企業及時調整自身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