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設計讓產品附加值翻倍
特邀觀察員: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
第一天走馬觀花似的觀察,讓我看到了國外一流照明企業的不同印象。這不是說國外品牌有錢善于做排場,而是人家的設計確實就是能喚醒你,讓你興奮。法蘭克福展中的照明品牌眾多,除了新晉的現代品牌,很多品牌如歐洲的,至少發展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今天觀展發現,這種品牌得以傳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設計。
寧可極端也要講個性
最起碼在外觀上,即使是普通的常規產品,國外品牌總是在設計上突出自己個性。在中國館內,這種設計的可辨識度不高,很多都是擺在那里,客商來了也懂中國文化,直接砍價。
我們發現他們的產品設計有很強的連續性,并根據實際的應用融入自己品牌的特性,因此同樣是筒燈、天花射燈等常規產品,他們的設計就是不同;并非根據市場哪種款式好賣,就爭相生產類似或相同的產品,這樣只會導致產品同質化。一位德國客戶告訴我,“為什么要去做和別人一樣的事情,那樣的工作太沒有價值了。”或許西方的文化就是這樣,不求同但求異,甚至比較極端。
之所以頂級并非看銷量
飛利浦、歐司朗、Bega等照明巨頭,他們是業界公認的頂級品牌。他們的展館我都仔細參觀了一遍。其實它們能成為頂級并非通過銷售產品多少來體現,如飛利浦展示其最新設計的OLED吊燈,可以隨音樂節奏不同而變化色彩及閃爍的照明燈泡;歐司朗的最新模塊化照明技術設計、可根據每天學生的疲勞狀態調節照明的最新智能系統等等。它們的產品和設計始終保持著世界及行業的領先,這給它們的品牌形象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
中國館產品單調須正視差距
創意在國外的產品設計中隨處可見,這對很多中國的企業老板都是一個觸動。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阿基米德(Artemide)這個品牌,它的產品從通用的商業照明,包括射燈、天花燈、導軌燈等,到家居照明產品,如臺燈、壁燈、落地燈等,再到各種功能的裝飾照明,它的創意設計讓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每一個產品都有標注每個設計者的名字。
我在德國一家燈飾店看到它的一款臺燈,最便宜的要350歐元,最貴的超過1000歐元,我又仔細問了問它在OEM中國生產商那里的出廠價:不到200歐元。這樣大的利潤,都是被國外的品牌賺去了。
相比中國館產品的單調,歐洲館的創意設計非常多,如可以吹泡泡的射燈;可變色及智能控制的雞蛋形狀的不倒翁燈具;以及可以人與燈接觸交流的硅膠……無論是從單個產品的創意設計,還是從整體燈的氛圍營造而言,中國館的企業有一些品牌做得還算不錯,但整體差距還是太大了。設計是一個品牌的靈魂,中國照明企業過去靠成本控制、價格便宜打開國際市場,但是在原創設計上還與國際水平有很大差距。正視這個差距,才會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