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電商渠道與傳統家居賣場針鋒相對
2013年的“雙十一”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更聚焦了全民的關注,就地板等家居行業來說,10月17日,天貓宣布將會在“11·11”大促活動打破線上線下的界限,整合覆蓋全國1000多縣市的3萬家線下門店。但因其撼動了諸多家居賣場的利益,引來了車建新等家居大佬們的極力討伐,為此天貓策劃已久的家居O2O模式止步于“雙十一”的門前,而2014年3月初卻有消息稱,紅星美凱龍旗下星易家已經入駐天貓平臺,此舉似乎讓之前所有天貓與紅美的論劍更顯得撲朔迷離,其實不然,筆者看到的是電商以其不可阻擋之勢正逐步影響著家居行業。
第三方電商渠道與傳統家居賣場是處于針鋒相對的態勢,而對于地板企業而言,不管是對兩大渠道的選擇亦或是調整,各大地板企業都需保持重心,爭取最大化的利潤、最小化的減少損失。
第三方電商渠道利益顯著 風險尤在
從第三方電商渠道這一方面來說,淘寶能將一個本來只存在于宅男宅女之間的光棍節包裝成一個全民參與的購物狂歡日,這不能不否認天貓精湛的營銷能力,以及網購對于人們的影響力。從2010年由淘寶商城發起的“雙十一”網購狂歡單日銷售業績為10億人民幣;發展至2012年暴漲則19倍有余,創下了銷售總額191億元的歷史性記錄,到去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達350.19億元,這一系列的數據無不說明,全中國的消費行業已經阻擋不了天貓!更阻擋不了網購這一消費模式!
大勢之下,實難抗拒,但是對于地板行業而言,第三方電商渠道并未滲透到如此地步,由于地板產品的獨特屬性以及物流、服務、消費者消費習慣等問題暫時無法完全適應網購這一模式,地板電商只能漸在發展中,地板企業若要做大規模的投入還需冒一定的風險。
傳統家居賣場相守多年 根不能動
大部分的消費者對于家居裝修這件事看得十分謹慎,選擇地板、櫥柜等建材產品多是到家居賣場,親自察看其顏色、體驗其觸感。“經?吹叫侣剤蟮,地板產品出問題什么的,我不到賣場里親自瞅一眼還真不敢買,網上買個幾百塊錢的東西無所謂,這幾千上萬的東西馬虎不得”一位接受采訪的胡先生對于網購地板問題如是說。
記者也在網上查看多家地板品牌旗艦店,發現其銷量屈指可數,根本無法與線下的實體門店的銷售數據相比。綜合來看,在長時間以內,家居賣場的銷售模式,仍會是地板產品銷售最主要的核心渠道。因此,各大地板企業在看到電商這塊“誘人蛋糕”的同時,還需不忘“老相好”的這份“情誼”。
總之,在現階段情況下,面臨兩大渠道的選擇,地板企業需理性對待,要跟得上“潮流”,也不能失了“根本”。地板企業或可權衡兩者利弊,以兩者相結合,謀求更好的發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