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事件頻發,地板行業受質疑
去年,9月18日,根據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國家林業局公布了2013年膠合板、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刨花板、細木工板、竹地板等5類林木制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其中,2013年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抽查180家企業生產的180批次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產品,一共有22個批次的產品不符合抽檢的標準。
10月30日,上海市工商局對100個批次木地板品牌進行了抽檢,隨后公布上海市市木質地板抽檢結果,在所抽檢的100個批次木地板品牌中,有17批次抽檢結果為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17%。
小編了解到,國內地板行業標準不統一、不規范,在許多領域,國家標準和規范尚處于不健全不完善的狀況,容易造成行業中的“偷工減料”,也給了一些不良商家趁虛而入的機會,故而除了國家出臺相關生產標準之外,地板企業也要嚴謹自律,嚴格控制產品生產的每一道工序。
消費維權日漸變為節日促銷日
許多業內人士不禁思考,為何質量問題頻發?很大程度上,地板質量問題都源于,在行業競爭越發的激烈的現狀下,一些企業為保銷量,以次充好,低價出售。有關部門的監管失責,則使得一些問題產品在市面上流通。此外,盡管目前人們的維權意識增強了,但很多人“怕麻煩”的思想仍在一定程度上增漲了商家投機倒把的氣焰。
現如今,3.15則成為了企業商家一個炒作宣傳的噱頭,進行促銷活動的良機:“進店有禮”、“買1000送500”之類營銷噱頭接連不斷。3.15以“消費者權益保障”為重心的日子逐漸蛻變成“以利誘消費者為重心”的促銷狂歡。官樣文章做了,誠信口號喊了,促銷活動搞了,銷售業績漲了,活動價格降了——企業、商家、顧客“皆大歡喜”,一片歌舞升平,而實際上,行業存在的種種弊端,消費陷阱均沒有得到解決,長此以往,這樣的狂歡終會成為最后的晚餐。
此外,盡管很多企業開通了服務熱線,但產品賣出去就不再理睬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因此,無論是產品質量問題還是3.15的變質,行業、企業、消費者三方都有責任。在這種現狀下,筆者認為,3.15在中國的道路還很長。“消費維權”不應只是一個節日,而應逐漸常態化,天天都是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