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概念炒作,智能家居行業終于在今年感受到了“春意”:除了資金關注之外,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以及各大智能家居創業園的成立,也為創業者送來了陣陣暖風。
表面上看,智能家居行業似乎已是萬事俱備。但是,談及智能家居目前的發展現狀時,這一行業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沒有這么樂觀。在他們眼里,智能家居產品要想被普通消費者全面接受,尚有一段距離。
各大巨頭斥資收購智能家居
新年伊始,智能家居就在投資市場搶盡了風頭。在國外,互聯網巨頭谷歌先后斥資32億美元和4億美元收購了兩家智能家居企業。
搶占先機,掌握行業的話語權,這是互聯網巨頭谷歌一貫的作風,其在智能家居行業的策略也是如此。今年1月13日,谷歌宣布,將以32億美元現金收購智能家居設備商Nest。據了解,Nest以生產恒溫器和火警器等高科技設備為主,而這些設備都可以接入互聯網,通過智能手機來控制。
在國內,電器生產企業和電商也紛紛打起了智能家居的主意。今年1月,在201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四川長虹、青島海爾、海信電器、TCL、康佳、創維等國內的電器生產廠商都推出了“智能家居”產品。
在電商方面,京東則表現得更為急迫。1月13日,京東宣布,其投資面向智能家居領域的Broadlink系列產品正式推出,并于同日起在京東獨家首發預約。京東的相關負責人表示,Broadlink系列包括第二代智能插座、智能遙控以及智能空氣檢測儀和墻壁開關等,這些產品組合在一起可以實現家中電器的遠程智能操控。
除了資金的關注之外,政策對于行業的引導和扶持也給智能家居送來了暖風。去年12月,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TD-LTE制式的4G牌照,這為智能家居的發展提供了更高速的營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