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調整轉型
2013年開年以來,記者走訪企業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詞是“調整轉型”。與往年大家討論的“專業化”還是“多元化”大不同,現在企業紛紛在改變思路:環境污染嚴重,環保產品需求空間日益增大,許多企業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水性涂料等環保涂料的研發和生產;定位高端開始尋求二三線市場份額,原來走大眾化路線的企業,也想來高端市場分一杯羹;原本專注做家具漆的企業,也想探索真石漆是否有發展空間?原本品牌已經成為木門漆代名詞的企業,也在思考是不是做裝修漆也能獲取市場份額?原來做民用涂料的企業,也在涉足做工業漆……
然而,做實業,絕不是紙上談兵,每一次調整轉型,無不意味著企業在自身定位、身份屬性、生產能力等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企業在調整轉型時,必須做必要的準備。這些準備需要企業有一定的實力做基礎。在利潤日益微薄的涂料行業,調整轉型也許是條獲取新機遇的好路子,但是是否能夠調整轉型成功還需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NO2、質量效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其實質是中國經濟增長必須由“重量輕質”模式向“重質重量”模式轉變,必須遏制經濟增長中各種各樣的“被增長”。
九正建材網小編認為,對于我國涂料行業來而言,許多涂料企業也意識到了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性,在逐步由“重量輕質”模式向“重質重量”模式轉變。他們在積極通過轉型升級來實現質量和效益發展,推動增長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向“循環經濟”轉,推動發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約”變,推動結構由“傳統”向“創新”轉,更重要的是往綠色發展上轉。其中,像長江涂料、三棵樹、雙虎、晨陽等大批知名企業,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研發生產高技術含量、低碳環保產品;投入資金改進生產設備,增強自動化生產能力,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不斷提升管理水平,通過管理來降低成本。
中央為了落實好質量和效益發展,為此,2013年,我國正式設立中國質量獎(中國質量獎為政府獎勵,是我國在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足可以看出國家對企業質量效益發展的重視。而在2013年,我國涂料企業也不斷加強質量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其中三棵樹獲得了莆田市政府質量獎,冠軍涂料獲得了南京市政府質量獎;此外,中國石化聯合會也舉行了質量活動,評選出了質量標桿企業,其中部分涂料企業入選。這都是在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的見證。
不僅僅是企業,目前部分涂料經銷商也意識到了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性。眾所周知,經銷商不講質量效益,盲目打價格戰或盲目擴張自己的地盤,導致成本高企,利潤縮小,致使經銷商陷入虧損狀態。在這樣的狀況下,部分經銷商也是積極積極轉變思路,改進經營策略,優化經營模式,以此來提升店面的效益。
后工業化階段,我國涂料產業發展進入平穩增長時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追求質量效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成為顯著特征。可以說,當前,我國涂料產業已經進入轉型期,速度和規模不再是追求的唯一目標,相反質量和效益成為當未來關注的重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涂料市場的低迷,恰恰可以形成“倒逼”機制,促使涂料行業改變傳統增長模式,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全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沒有水分的增長”之路,這樣才能打破我國涂料工業“大而不強”的局面。
NO3、逆勢擴張
1月13日,嘉寶莉年產21萬噸家具涂料生產基地舉行奠基儀式,就此拉開了2013年企業擴張的序幕。據不完全統計,秀珀化工、長潤發、珠江化工、中涂化工、阿克蘇諾貝爾、富思特、日出化工、燈塔涂料、中遠關西、立邦、PPG等國內外企業都在不斷投資建廠。
在目前市場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企業擴張也算是一個機遇。平時一個品牌推廣需要3-5年,但是現在的市場條件下,也許可以縮短為一年。目前涂料行業內,不乏有這樣想法的制造企業。市場形勢不好加速了行業洗牌,這時候,大企業、有實力的企業反而可以逆勢而動,通過加大投入、擴張加速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有實力的企業當然不愿意錯過壯大自己的好時機,擴張的步伐只會越來越緊湊。
而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擴張背后凸顯的卻是我國涂料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結構的不合理隨之造成了某些涂料領域,比如環保涂料、高端涂料、節能涂料、功能性涂料等的投資依然在逆勢中大勢增長。
除了企業的擴張外,店面的擴張也是不斷。但同樣是擴張,卻有不同的褒貶色彩。店面擴張,往往會為其加一個修飾詞“無序”。2013年,涂料冷淡的行情,經銷商生存困難,但企業店面擴張依然不斷,而且店面越擴越大。店面盲目的擴張,導致店面平均效益降低,但是投入卻在上漲,利潤空間隨之被一再壓低。店面的無序擴張,使經銷商壓力倍增,一部分經銷商因為模式和經營上創新跟不上紛紛倒閉。在這個爭論不止的命題上,有一個最簡單的答案“利益均衡、融合共贏”,但是要做到“共贏”,經銷商、企業要走的路還太長。
NO4、環保政策
2013年年初到年末,“霧霾”始終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焦點,而嚴重的空氣污染已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此,2013年,國家及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的環境保護新政。
比如《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江蘇省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的通知》、《順德區2013—2014改善空氣質量工作方案》、《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天津市清新空氣行動方案》以及《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征求稿)》等。其中,絕大多數新政涉及到了涂料化工板塊,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最為引人關注。
9月12日,國家推出了“史上最嚴”的大氣治污新政——《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政策中提到的十條措施多數都與涂料化工行業密切相關,比如實施廢氣綜合整治,化工企業須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有序推進化工等重污染企業環保搬遷、改造,推廣使用水性涂料,鼓勵生產、銷售和使用低毒、低揮發性有機溶劑等。此外,其他的環境保護政策也多與涂料化工相關,而且要求極為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