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的現狀很不樂觀。今年以來,家居賣場倒閉的消息陸續在全國各地傳出,前幾年櫥柜企業進駐賣場形勢還很熱鬧,如今除了知名賣場情況稍好,大部分賣場都冷冷清清,留駐櫥柜企業愁眉不展。
按行業標準一萬平米年銷售1億元來計算,去年家具建材行業實現年銷售額約2000億元,也就是說有2000萬平方米的賣場面積就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而目前國內家居賣場的總面積已經超過了4000萬平方米,如果未來行業的走勢不發生變化,就有50%的賣場面積屬于過剩。家居賣場過剩的問題在全國其他地方也存在。由于前些年房地產持續升溫,從2010年起,不少知名的家居大賣場開始在全國各大中心城市展開“土地爭奪戰”,跑馬圈地一度成了家居大賣場最熱衷的游戲。櫥柜是家居的一個組成部分,自然不會脫離家居賣場的不景氣而遍地開花。在大賣場不斷擴張的背景下,目前,我國家居賣場的體量已大大超過了市場消費容量,而櫥柜企業、經銷商利益受損,逐漸退出賣場,不管從短期還是長期看來都會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一個市場經過充分的競爭之后,大批的企業將會不復存在,剩下的企業當中20%的企業會占據80%的市場。家居賣場的定位比較雷同,家居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家居市場的品牌重疊率非常高,推廣的方法、促銷的手段千篇一律,創新能力非常差,這些都是造成很多市場內經銷商的利潤下降乃至虧損的因素。不過這也是市場優勝劣汰的規律作用下的結果。
有業界資深人士認為,市場容量本來就有限,門店數量增加了,單店營業額自然被攤薄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賣場經營不下去是必然的。如果一些家居賣場擴張勢頭不止,屆時出現的將是一邊擴張,一邊倒閉的現象。(阿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