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住房制度改革正式開始,房地產行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作為與其緊密相關、周期又滯后1~2年的下游行業,家居業在2000年左右迎來了“黃金十年”發展期。
進入2011年,由于房地產業全面持續調控,家居行業“淡”字當頭。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終端商家,經營狀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而“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此前采取粗放式發展的家居企業情況更為惡劣。
越是生存能力受挑戰之時,企業越是需要在生產方式、管理架構、營銷手法等方面進行變革。3年以來,家居企業不斷進行著調整和洗牌,而隨著房地產剛性需求的釋放和企業生產方式的轉變,2013年家居行業強勢回暖,并呈現出幾大較為明顯的特征。
家居行業回暖幾成定局 渠道下沉趨勢明顯
用“寒消春至”來形容家居行業今年的走勢正相適宜。
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從今年2月至今,我國建材家居裝飾裝修材料市場行情一路走高,4~10月期間一直處于較高的區位,甚至在傳統銷售淡季也繼續保持上升態勢。
消費終端環境改善是其中一項重要原因。
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看來,從2010年到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消費總額從15.7萬億增長至20.7萬億,內需拉動中國經濟強勢增長,同時也為家居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消費環境。
其次,房產市場的好轉也帶動了家居行業的上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65個主要城市的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一年增長34.2%,而這意味著2013年新房裝修將會有較大的增長。
此外,家居企業主動出擊、積極調整也成為其順利“過冬”的重要手段。
以紅星美凱龍為例,在行業整體陷入低迷、單個企業的應對顯得勢單力薄之時,紅星美凱龍從年初開始便密集開展了“聚商”活動,集全行業、多品牌廠商之力,整合優勢資源抱團出擊,獲得了良好市場反響。
另外,家居廠商在原創設計創新、渠道拓展、營銷手段改進等方面齊齊發力,激發了企業內生動力,找到了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