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億光科技、中山雄記等LED廠商因資金鏈緊張相繼倒閉。在經歷了去年雷星光電、愿景光電、浩博光電等關門之后,人們不禁捏了一把汗,LED產業三角債是否卷土重來?這個節能環保的先鋒行業是否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有媒體提出質疑并分析指出,LED行業三角債數額龐大、資金鏈緊繃,財務杠桿過大等一系列問題反映出行業的浮躁。
廣東省是全球LED產能最大區域,其中,深圳市總產值排名全省第一。那么,今年以來,LED企業的生存情況與現實環境究竟如何?
近日,2013中國(深圳)LED產業高峰論壇暨LED運行態勢報告會在深圳舉行,記者會上采訪多位業內人士獲悉,今年來,廣東省LED產業呈現出平穩增長態勢,但目前產能過剩、創新不足的情況仍然存在,由于節能環保領域新政密集出臺,企業對未來兩年的市場仍然較為樂觀。
在行業內部,一些專家指出,今明兩年,隨著LED行業一些企業資金鏈斷裂及經營不善等問題,整個行業洗牌將加劇,進入深度整合期,行業集中度將提升,呈現出強者越強的局面,很多小企業則將被淘汰。
盲目擴張導致產能過剩
近年來,LED顯示屏行業發展迅速,加之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在諸多誘惑之下,企業紛紛加入LED的大戰場。
“LED行業高速發展初期,眾多企業盲目擴張,過度利用財務杠桿,埋下了嚴重的隱患。”論壇上,有專家指出,在LED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部分企業急于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來追求經濟效益,大量購入生產原材料和設備。
深圳觀瀾一家LED照明企業負責人姚總向記者介紹,過去,一些企業為了贏得更多的客戶,搶占市場占有率,鋌而走險,采取延長客戶的回款時間、支付定金便發貨等手段。而一旦供應商向企業擠兌,企業收不回客戶欠的款項,而又還不了供應商的欠款,這樣的三角債關系就形成了,使得融資能力本身就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極易產生資金鏈斷裂,甚至因此破產。
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主任眭世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角債背后有很多原因,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但行業內的確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隨著產業整合、升級的到來,還會有部分中小企業或因債務和激烈競爭而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