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公約對瀕危木材物種的國際貿易管制日益嚴厲,老撾、緬甸等國又紛紛對原木下發“禁出令”,這讓一批在紅木原產地投資經營木材的商家措手不及,著實感到了危機。不過,可喜的是,這些紅木原產地希望這些商家能轉向木材加工業。
近期,我國在老撾、緬甸等國經營木材的商家普遍感到難以繼續經營下去,有些公司直接倒閉,有些公司已撤回國內。面對這種形勢,紅木原產地表示,他們的政策并非希望資本撤出,恰恰相反,他們不僅希望資本能繼續留在當地,而且盼望有更多的外地資本介入,不過,不是投資木材交易領域,而是投資于木材加工業。
據悉,老撾、緬甸等紅木原產地的木材加工業尚不發達,以往該行業以本地投資為主,然而,本地投資者的資金有限,缺乏技術,生產效率低,原材料的浪費也比較嚴重。因此,這些紅木原產地希望在木材加工業引入更多的投資,采用高新技術來生產和加工,提高產品價值,使該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原木禁止出口,加工成產品之后即可出口,對有些紅木企業而言,在木材原產地投資木材加工業未嘗不是一種選擇,既可以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也可以模仿生產具有中國特色的古典家具,關鍵是企業要找到自己合適的市場定位和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