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失衡導致鈦白粉價格下跌
鈦白粉主要應用于涂料、塑料、造紙等領域。受房地產調控影響,鈦白粉下游需求增速近年來有所放緩。而鈦白粉產能卻由2009年的150萬噸上升至2012年278萬噸,復合增長率為22.8%。產能過剩加劇導致鈦白粉價格自去年以來大幅下跌,跌幅高達30%。目前全行業處于虧損局面,僅有部分龍頭企業處于盈虧平衡線。
行業結構待升級
鈦白粉產能過剩主要表現為結構性過剩,低端產品較多而高端產品匱乏。2010年全球鈦白粉總產能約為600萬噸。前五家供應商掌握了全球總產能的64%。而其余36%的市場份額,絕大多數位于中國。中國約有60多家鈦白粉企業,產能超過10萬噸的僅山東東佳、佰利聯、四川龍蟒、金浦鈦業等,產能集中度非常低。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產能過剩,給國內市場帶來低端市場競爭混亂和惡性經濟循環,而高端產品卻還要依賴進口。今年以來國際鈦白粉生產巨頭紛紛搶占國內市場,給本已艱難的鈦白粉市場不小的沖擊。據海關統計,上半年鈦白粉累計進口9.15萬噸,同比增加了11.3%;而出口方面卻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上半年累計出口17.57萬噸,同比減少了22.8%。
同時進口價格長期高于出口價格顯示國內對高端鈦白粉需求的剛性。目前行業結構特征倒逼產業升級,低端產能逐步去化。
環保升級加速行業去產能
傳統硫酸法污染物的治理成本高達噸產品1900元,而氯化法污染較小,治理成本僅為噸產品800元。由于目前國內鈦白粉行業普遍虧損,企業普遍無力承擔治污成本。而對于業內眾多中小企業而言,更加難以一次性支付環保設備的高投入。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考慮出臺相關環保政策,對于環保措施已經比較完善的龍頭企業而言影響較小,而對于業內眾多中小企業將形成較大沖擊。因此我們判斷隨著環保升級,鈦白粉行業勢必將如果歐美地區經歷去產能化過程,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有話語權的龍頭企業逐步出現。
火電廠脫銷倒計時,拉動鈦白粉需求
全國燃煤火電廠需在2014年7月之前,氮氧化物最高排放限值降低至100mg/m3,估計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全國脫硝設備裝機需求量將有6.6億千瓦,需要脫硝催化劑52.8萬立方米。
目前主流的脫銷催化劑是釩鈦系列催化劑,每立方米需要消耗鈦白粉0.8噸,按此計算到2014年7月之前,共需要消耗42.24萬噸。因此,火電廠脫銷將在今明兩年顯著拉動鈦白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