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上海電視臺對13個水龍頭樣品進行抽檢發現,9個品牌的鉛析出量超過國家標準,其中美標、申鷺達、朝陽衛浴少量超標,恒潔衛浴、得而達、摩恩超標數值在兩倍至6倍,而九牧和高儀水龍頭的鉛超標量達到18倍,最嚴重的樂家品牌鉛析出量為173微克/升,超標34倍。
事件一出,涉事企業回應稱媒體檢測方法不科學,對鉛超標給消費者帶來的危害程度認知也不夠理性。而追溯水龍頭檢測變成“羅生門”爭端的主要原因,恐怕還在于目前國家標準對水龍頭鉛限量標準的缺失。無標準,或標準不明確,自然就導致爭議,消費者也是一頭霧水。
水龍頭國標鉛限量非強制執行
記者查閱國標時發現,目前國內涉及水龍頭重金屬含量的標準主要有《陶瓷片密封水嘴》《水嘴鉛析出限量》等標準。不同的標準,由不同的部門發布,對水龍頭析出的重金屬限量也作出了不同的要求。
水龍頭鉛超標“羅生門”折射國標限量缺失
然而,在上述適用于水龍頭的標準中,除了GB18145-2003《陶瓷片密封水嘴》是強制執行標準外,其他都是建議執行。而該標準卻沒有標明水龍頭鉛含量的限值。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水龍頭中鉛含量是多少,也符合國標。
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戚文軍教授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市面流通含鉛較高的水龍頭,跟國家標準的缺失有一定的關系,我國還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來限制其鉛的含量。”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只要是以銅為材料制造水龍頭,都或多或少含有鉛,而企業宣傳的“無鉛全銅水龍頭”,只不過是含鉛量較少。
而根據記者走訪廣州多家水龍頭售賣商店的情況來看,鉛超標事件也并未引起行業內的足夠重視。走訪過程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證產品符合國標”。
歐美標準更嚴
對比中國的情況,水龍頭在歐洲、美國就有相對較多的認證。據不完全統計,歐盟有17種水龍頭認證/測試,美國有5種認證,部分指標要求比中國國標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