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來,因為原料危機,國內部分紅木原材料及家具價格飛漲并引發消費者追買。業內人士建議,購買紅木家具應按照自身需要理性出手。
新修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于6月12日生效。根據公約,紅木國標33種樹種中的7種被列入瀕危動植物進行保護,其中巴西黑黃檀被列入附錄一,禁止進行商業性國際貿易;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交趾黃檀(俗稱老撾紅酸枝)、中美洲黃檀、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和盧氏黑黃檀(俗稱大葉紫檀)6個樹種被列入附錄二,均須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書,方可進行國際貿易,其貿易數量和貿易權限將受到嚴格管控。
業內人士認為,今后在國際貿易中,列入保護的7類紅木木材將極難購得,國內的紅木家具產業將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原材料尤其是高檔紅酸枝原料危機。
福建仙游是全國最重要的紅木集散地之一,古典家具高檔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六成以上,是引領我國紅木家具市場重要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從今年4月份以來,仙游紅木價格普遍上漲。據仙游縣工藝美術局局長林愛新介紹,漲價幅度最大的就是紅酸枝木,普遍上漲60%至100%。隨著原料價格上漲,相應的紅木家具價格也出現跟漲,漲幅在30%左右。價格連續上漲引發紅木家具購買潮,尤其是材料越來越少的紅酸枝家具。
業內人士表示,從長線來看,紅酸枝家具價格將繼續走高,不過消費者購買時應更加理性,其他材質的紅木家具也都具有不錯的木材屬性,應按照自身需要和自身經濟實力合理購買。紅木家具業內魚龍混雜,消費者最好選擇大品牌和商家,購買時注意查看產品說明書、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和產品合格證;不能只看材料,制作工藝同樣重要,好材料制作的家具如果工藝不好也不值錢;國內紅木的流轉渠道并不多,如果投資紅木,消費者最好選擇開展家具回購業務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