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一心想通過所謂的精準營銷抓住消費者,沒想到卻讓騷擾電話弄丟了消費者的信任。那么為何成功率低而家居企業依然樂此不疲呢?筆者認為,在同質化嚴重的家居行業,消費人群成為稀有資源,誰能搶到消費者,誰就是市場的贏家,而頻繁以促銷為目的的初級營銷活動,折射出家居行業營銷創新的乏力。
在家居行業中,營銷主體大致可以分為家裝公司、家居賣場、家具建材三大類。盡管每個主體具體的營銷方式不同,但其常用的營銷方法及理念都十分相似: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物美價廉”的信息,優惠、贈送、抽獎、特價……幾乎成為家居企業吸引消費者的不二法門。
營銷手段的初級讓企業越來越陷入到瘋狂營銷的怪圈。比如,一個新小區落成后,便會有各種公司以各種方式網羅業主,打電話給業主介紹業務、在小區開設常駐店面、進行集中團購活動等。還有的企業通過網絡等渠道,以折扣、禮品等將顧客吸引到公司洽談,促使簽單。
一些家居企業對營銷方式的理解比較“簡單粗暴”,認為“省錢才是硬道理”,殊不知品牌、品質才是吸引消費者的最終利器。
不論任何行業,先進的營銷方式都應該是“講故事、講品牌”,真正的營銷,都應該讓消費者認同品牌所表達的理念。但是,現在家居行業較少企業有品牌意識,就連很多高端家具品牌在描述產品時,用的也多是頭層小牛皮、純歐美式風情之類的直白介紹,并沒有傳播多少品牌內涵和價值,完全可以換一個名字套用在別的產品上。
在一輪輪的“搶客大戰”中,只有尋找到自身特色、專注于品牌建設的企業,才有可能是最后贏家。單一、頻繁的低價促銷,只能在短期給企業帶來利潤,一旦放棄此類營銷方式,便有可能失去市場。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者更青睞有設計感、有品牌魅力、倡導生活方式的家居產品。低端的營銷給品牌烙上急功近利的印跡,即使多次消費,恐怕消費者也很難成為其忠實的粉絲。人海戰術絕非長久之計,企業應該加強品牌意識,著力于塑造品牌形象、創新營銷方式,這樣才能做成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