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價“小步慢跑”
今年1-6月,玻璃行業在平淡中走過上半場。下半年以來,由于雨季等因素的負面影響,導致多數玻璃生產企業庫存偏高。但三次行業會議的召開一改玻璃價格的疲態與陰霾。7月26日華東會議、8月6日東北會議和8月7日華南會議相繼召開后,玻璃產品的提價意向變得明朗。記者從業內獲悉,玻璃華中會議將于8月16日召開,屆時提價或再度成行和確認。
以國內玻璃市場的風向標沙河為例,7月23日個別企業試探性提漲價格0.1元/平方米,自此之后沙河市場漲價一發不可收拾。截至8月13日價格上調多達10輪,目前沙河薄板玻璃價格漲幅在已經達到4.8-7.5元/重量箱,厚板玻璃漲幅也在2-5元/重量箱。
某玻璃上市公司銷售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由于漲價期間客戶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價格越漲,貨源就愈發緊俏,各經銷商競價情況時有發生,因此也助推了各廠家的價格上調。她同時強調,雖然玻璃市場出現轉暖跡象,但提價必須給下游一段時間的接受期,因此,玻璃生產廠家提價通常采用“小步慢跑”的形式,但累計漲幅已經不容小覷。
相關公司盈利有望增一成
進入8月份以來,玻璃行業漸入旺季。房地產融資開閘、棚戶區改造、國內太陽能市場啟動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玻璃市場需求,加之多數廠家庫存處于低位,諸多因素共同推動了玻璃價格的持續上漲。
申銀萬國研報指出,截至8月上旬,全國玻璃行業庫存環比下滑0.5%至2580萬重箱。同時由于近期行業走出雨季,需求緩慢上行,預計8月上旬行業毛利率將達到12.8%,環比上升1.4%。
而根據機構提供的數據,上半年全國各地區玻璃原片的加權平均價為72元/重量箱,經過三周連續提價,目前部分售價已經接近80元/重量箱。業內估算,洛陽玻璃、安彩高科等浮法玻璃產品的盈利都將實現提升9%左右。
業內人士預計,本輪從7月下旬開始的提價已經使玻璃市場開始進入上行通道,下半年需求轉暖,生產商樂觀看市,后期震蕩上行大勢已定。包括洛陽玻璃、福耀玻璃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將在本輪漲價潮中獲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