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系列穩增長經濟政策的出臺,以及日益升高的環保調門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進展,開始對產能過剩的水泥產業產影響。上周開始,全國多地水泥價格在淡季出現上漲,全國重鎮華東地區連續上調熟料價格,浙江、福建、江西、貴州等地價格均出現反彈跡象,水泥價格明顯出現了超乎市場預期的跡象。
根據數字水泥網最新數據,上周全國水泥平均價格環比前周上漲0.54%。水泥價格出現上漲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西和貴州等地,價格每噸上調幅度在10至40元之間,其中,貴州貴陽地區上調幅度最大為每噸40元;上周價格無明顯下跌區域。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華東等地價格上調的原因,一是熟料價格持續上調帶動水泥價格走高;二是多地限電導致供給減少;三是在需求良好的情況下,供給減少使各企業提價意愿較強。目前,受限電限產影響,熟料供應緊張,多家企業已取消熟料對外銷售。
而貴州水泥價格上調主要還是下游市場需求旺盛,今年前5月貴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4%,增速遠高于全國水平,當地水泥供不應求,所以企業通過提高價格來控制供應量。
同時,7月25日工信部公告的今年首批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顯示,將淘汰水泥落后產能共計9275萬噸,涉及527家企業,相對于4月份工信部公布的年度淘汰目標,將超額完成26.6%。政府對化解產能過剩行業的一系列措施,將推動水泥行業逐步走向良性發展。
整體來看,尚處需求淡季的長三角市場,熟料價格出現連續走高,其時間和幅度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對于四季度水泥旺季價格的走向,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前期環境。在上市公司中,海螺水泥、江西水泥、華新水泥及塔牌集團是華東華南地區的龍頭企業,或可受益水泥價格上漲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