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在沈陽某廢舊廠區里,三一重工停放著上百輛工程車,這些價值高達幾億元的工程車正面臨報廢的危機。此外,在三一重工某經銷商院里停放著強制從用戶手中收回的幾十臺長滿鐵銹的挖掘機,大多數玻璃上貼著“債權法制拖機”。
事實上,不僅僅是三一重工,其他一些工程機械企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這種情況。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包括三一重工在內的工程機械企業,目前所遭遇到的困境與近年來激進的發展策略密切相關。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日增,同時礦山投資增速逐步放緩,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工程機械產能嚴重過剩,而房地產商以及礦山自身的資金狀況也堪憂,最終產生了大批量的壞賬。
跑馬圈地
2010—2012年間,三一重工不斷跑馬圈地,擴張自己的戰略地盤,其投資活動呈“大躍進”趨勢,現金流出規模迅猛增加。據資料顯示,三一重工3年間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規模達到了240億元。但就在2011 —2012年,市場迅速轉冷,這對其巨大的產能和現金流都造成了嚴峻考驗。
此前媒體報道稱,通過將三一集團與三一重工2012年報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三一集團的負債驚人,2012年帶息負債與表外負債高達946.72億元。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樣巨額投資虧損,高負債的情況下,三一重工還為其下屬子公司違規擔保總額高達262.4億元。其中主要的三家子公司資產負債率極高,或已經資不抵債,因此一旦經營不善,三一則可能因此償付所擔保的債務。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三一重工顯然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尤其是錯誤地估計經濟刺激計劃所能產生的效果,其在繁榮時期過度激進的發展策略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而三一重工過度地擴張投資導致嚴重的消化不良。在不久的將來,三一重工必將為其激進的擴張戰略和銷售模式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