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擔心患上政策依賴癥
今年5月31日,實施一年的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到期結束,至此,之前實施的所有家電產業刺激政策全部退出,家電行業進入了政策真空期。由于前期政策透支了部分市場需求,自補貼政策退出后,家電市場整體陷入復蘇乏力的震蕩調整期,家電銷量下滑明顯。以冰箱品類為例,奧維咨詢監控顯示6月3日-6月9日,市場零售量同比大幅下滑38.3%,與節能政策最后一周(5月27日-6月2日)零售量同比增長55.3%形成鮮明對比。中怡康的數據也顯示空調品類,補貼政策到期后的一周(6月3日-6月9日)銷量下滑了45.8%。不僅如此,節能產品的銷售占比也有一定下滑,“補貼后遺癥”有所顯現。
關于家電產業的補貼依賴問題,業界近年多有討論,希望不要再出臺扶持政策的聲音也比較多。兩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就表示希望真正啟動家電市場,而不是簡單靠政府的政策拉動,“而是讓消費者自己有一個主動消費意識,同時也讓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盡可能用最先進的技術,最好的品質保證來服務于市場。”
此前,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曾建言,希望今后國家盡量減少出臺一些補貼政策,這樣一些刺激補貼政策,最終讓市場競爭不夠充分,要盡量靠市場的力量去推動,倒逼企業的轉型。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稱“補貼政策作為其中一種促進消費的手段也確實到了退出的時候了”。
而國家審計署在上個月末破天荒地公布多家家電企業騙取國家節能補貼的舉措,也被業內解讀為要對之前的政策清算,“表明不會再推出新政策”。為何這么頻密地要推出新的扶持政策?
新政指向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
來自業界的消息指出,7月18日,發改委與部分家電企業進行座談,主要目的是醞釀新一輪的家電扶持政策,以代替剛剛終止的節能家電補貼。有分析認為,發改委有意發布新一輪能效補貼政策,一是出于國際上節能減排環保運動的大趨勢,二是為處于自我恢復期的家電行業注入新的能量,達到提振整體經濟的目的。
據奧維咨詢品牌總監蘇亮介紹,本次商討的家電產業政策雖然同樣以補貼的形式進行扶持,但不能與節能惠民同日而語。新的扶持政策將以去年已經開始研究并制定的超高能效家電為基礎,對包含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品類在內的家電提供國家補貼。“該政策最大的亮點是只對超高能效家電進行補貼,并且進行補貼數量的限制,以實現具備我國特色的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
能效領跑者制度起源于日本。這一制度將市場上銷售的電視機、冰箱等產品當中效率最高的產品性能設定為該類產品5年后的能效目標,敦促企業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
據了解,自去年2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能效標識超高能效產品管理辦法》及《能效標識超高能效產品管理實施細則》,就是為了我國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而做的前期工作。其中涉及包括定頻及變頻空調、冰箱、電磁灶、儲水式熱水器、洗衣機、平板電視、微波爐和電飯鍋等九類產品。而去年節能補貼政策宣布實施時,也確定將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要對達到“領跑者”能效的超高效產品設立較高補貼標準。
目前,關于扶持新政的具體細則仍在商討之中,具體方案尚未達成共識。有業內人士表示,新政一旦推出應該會長期實施,只有少數行業領先企業才能享受補貼。也有消息稱,補貼產品將針對大家電,品類將在五個以下,產品數量最多在四十個左右,補貼金額與節能補貼政策的265億元相比也將大幅降低。暫未有具體推出時間表,業界有猜測指可能在今年四季度推出。
奧維咨詢總裁喻亮星認為,與階段性政策不同,長期政策要考慮更多方面的因素,從總體而言,新政的規模應該對行業不會造成較大震動,金額和數量都較小。格蘭仕副總裁、新聞發言人陸驥烈建議新政還需考慮產業導向與市場行為之間的磨合,避免形成曲高和寡的局面。
中怡康方面則認為,政策的激勵手段并非一味的扶持,而是在補貼扶持的同時,通過政策干預加劇市場的競爭機制,優勝劣汰之后的強者在未來的行業趨勢引導和市場環境適應上必然具有較強的實力,“有序的市場競爭格局之下,必然不再對政府政策如此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