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公約影響原料價格
6月12日,最新執行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公約)將近140種木材物種列入附錄II。其中,附錄Ⅰ中的巴西黑黃檀被禁止進行商業性國際貿易;檀香紫檀、交趾黃檀、中美洲黃檀、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和盧氏黑黃檀6個樹種均須有進出口許可證或者再出口證明書,方可進行國際貿易。
據了解,我國對于從境外進口CITES公約管制物種的行為,除要取得境外CITES公約管理機構出具的許可證件外,還要事先獲得由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核發的允許進口證明書,比CITES公約規定更為嚴格。6月12日修訂生效的附錄內容,對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交趾黃檀的影響最為明顯。
一家紅木家具品牌董事長楊波介紹:“此次公約修訂后,海關對于木材進出口管理非常嚴格。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紅木原料主要靠進口,以前原料進出口有多種作假方式,常見的是報關報假名、走私等。修訂后條約執行很嚴格,一些原本在公約附錄中的樹種,例如檀香紫檀也受到影響;相比交趾黃檀,檀香紫檀的量本來就比較少,漲得更厲害些。目前看來,檀香紫檀和交趾黃檀漲幅最明顯,好的材料價格比年初幾乎翻了一倍。”
家具漲價或成定局?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目前市場上紅木家具“漲”聲一片,不少品牌從年初到現在已經多次調價。受6月份公約嚴格執行的影響,紅木家具銷量看好,價格或將再次上升。
業內人士馬宇晨表示,紅木家具價格調整是不可避免的。他表示:“過海關的貨少了,價格自然漲了,這幾個月,好的大料已經很難看到。家具價格漲價并不稀奇。實際上,計算到人工、運輸等其他運營成本,紅木家具價格的漲幅并沒有原料漲幅高,市場上家具價格調整20%~30%屬于正常。”
對于目前市場上的漲勢,也有企業提出理性聲音。楊波說:“企業產品調價間隔最好超過3個月,這樣使消費者有心理預期,企業運營不會因原料上漲而紊亂。”業內人士鄭月霞則表示:“一般企業都有一定的原料儲存,家具價格漲幅不會超過原料,也不會經常調價。每年都有一些家具價格上漲的說法,現在看來,每年上調20%左右是比較正常的。不排除有的企業利用最近材料漲幅大提價,消費者購買時應該理性判斷。”
紅木家具店有調價動作
近日,記者在走訪時發現,不少紅木家具門店表示最近家具已經調價或馬上調價,也有的企業表示,會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價。
6月30日,在西四環的紅日紫檀會館,記者看到,所有產品的價格標簽已經被撤下。據導購人員介紹,家具價格將在7月初調整,雖然具體調整方案未出,但肯定提價。
在藝園紅木西四環店,導購人員介紹說:“近半年小葉紫檀漲得比較明顯,一對紫檀官帽椅已經從年初的23萬元漲到了27萬元,將近20%。”
而在北四環的某硬木家具店內,銷售人員表示:“我們的顧客都是老客戶,所以從年初到現在還沒調價格。但是現在市場上漲得這么厲害,我們也在觀察,如果大家都漲了,我們也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