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家電市場波動將是一個常態
問:今年6月,實施一年的節能補貼政策到期后退出,此前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內需刺激政策到期后也未延續實施,業內一直擔憂在國家刺激政策退出后,整個家電市場或將出現大幅下滑現象,對此您怎么看?
羅清啟:市場上出現的這種擔憂情緒本質上是一種需求管控不力帶來的恐慌,應該說是個別現象。
在我看來,這種恐慌的市場情緒是企業自身尚未形成應對市場波動機制的一種模式而產生的焦慮,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毫無裨益的。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市場波動將是一個常態,因此無論是內需市場還是外需市場,企業的使命就是不斷創新需求,而這就需要企業構建一種能夠滿足需求的創新生態。
對企業來說,競爭力的來源有且只能有一個,那就是企業自身滿足、創造用戶需求的能力。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內需政策以提振市場需求,這有效保證了家電業總體市場供應能力與內需市場需求間的對接,形成了家電業發展的“內循環”。但是,如果企業在市場調整期沒有構建起適應外部市場變動的創新體系,當政策紅利消失或者退出后,企業將再次被外部變動的市場環境所挾持,喪失持續發展的動力,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當前很多企業都十分擔憂未來的市場環境變化。
世界經濟波動推動企業全球化
問: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家電產品出口呈現相對復蘇狀態,而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公布將延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中國家電業的出口形勢再次面臨著巨大沖擊,中國家電的出口前景如何,企業該如何應對這一市場環境?
羅清啟: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外界宏觀環境的變化,因為這種宏觀環境的調整變化是不以單個企業的愿望而變化的。歐美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變化在全球市場帶來了一種競爭性貨幣貶值的傾向,這對中國家電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這種影響更多的是在改變中國家電企業的成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