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演變,門禁卡變得越來越先進和智能化。當今的 13.56 MHz 非接觸式智能卡就是典型例證。此類卡包括連接到多圈天線的防篡改 RFID 元件, 并可針對持卡人進行個性化定制,當用讀卡器讀卡時會執行相互驗證流程。此外,它們還可用于多種應用,例如,生物識別身份驗證、小額電子支付、電腦桌面登錄等。此類門禁卡不僅能安全地寄存我們的身份信息,還可通過存儲訪問規則并決定某個特定人員是否可以打開門,在讀卡器和中央控制面板(或服務器)之間決定是允許還是拒絕訪問。
就像任何其他 IT 流程一樣,實際上我們的身份信息,以及在讀卡器和服務器或控制面板之間發生的加密通信和數據處理事件程序鏈都可以進行虛擬化,并遷移到包括手機在內的新平臺。換言之,當今智能卡中的信息以及用戶身份信息都可以存儲在任何采取適當安全措施的電子設備中。對于這類虛擬化系統,要無縫集成到現有的門禁系統中,必須滿足兩個先決條件:
1) 將數據傳遞給門禁讀卡器的方式(相當于刷卡);
2) 安全管理設備中的身份和認證信息的機制(即從配置到整個運作流程)。
只要同時滿足上述兩個先決條件,就可將傳統的門禁技術嵌入到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中。
進入NFC的時代
近距離無線通信 (NFC)是一項適用于門禁系統的技術,這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標準能夠在幾厘米的距離內實現設備間的數據交換。NFC 還完全符合管理非接觸式智能卡的 ISO 標準,這是其成為理想平臺的一大顯著特點。通過使用配備 NFC 技術的手機攜帶便攜式身份憑證卡,然后以無線方式由讀卡器讀取,用戶只需在讀卡器前出示手機即可開門。據研究機構 IHS iSuppli 預測,2015 年,制造商將出廠約 5.5 億部支持 NFC 的手機。
NFC 虛擬憑證卡的最簡單模式就是復制現行卡片內的門禁原則。手機將身份信息傳遞給讀卡器,后者又傳送給現有的門禁系統,最后打開門。這樣,無需使用鑰匙或智能卡,就可提供更安全、更便攜的方式來配置、監控和修改憑證卡安全參數,不僅消除了憑證卡被復制的風險,而且還可在必要時臨時分發憑證卡,若丟失或被盜也可取消憑證卡。
瑞典 Clarion Hotel Stockholm 酒店參加了虛擬門禁應用初期測試,該試點項目于 2011 年 6 月結束。該酒店與 HID Global 的母公司 Assa Abloy、Choice Hotels Scandinavia、TeliaSonera、VingCard Elsafe 和 Giesecke & Devrient (G&D) 合作,將客房鑰匙替換為可發送到客人 NFC 手機上的數碼鑰匙。
在 Clarion 酒店試驗期間,客人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機進入房間。參與測試的客人均獲得一部安裝了 Assa Abloy Mobile Keys (移動鑰匙)軟件的三星 NFC 手機。在到達酒店之前,客人手機收到包含入住登記位置的鏈接和電子客房鑰匙的短信。這樣一來,客人可以省卻排隊等候入住的環節,直奔客房,到了房門口,只需在門鎖前出示手機即可打開門。退房時,客人只需用手機輕觸大廳自助服務終端即可,這又節省了前臺人工辦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