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鋼鐵企業進口鐵礦石的合同價格來看,7~9月將為每噸126美元。相比4~6月將下降約11美元。時隔2個季度再次出現下降。由于日元對美元貶值,日本各鋼鐵企業原本應遭遇成本大幅提高,但由于國際價格下降,這種影響得到緩解。
最近,鐵礦石國際價格持續劇烈波動。2012年價格大幅下跌趨勢已經止住腳步,但自2012年底起,價格再次出現下跌。進入2013年后,雖然轉為了快速上漲,但目前價格正在走低。其背景是中國經濟復蘇緩慢和產能過剩。中國占全球粗鋼產量的大約一半。
中國政府自去年起推出了經濟刺激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各鋼鐵企業開始積極采購作為原料的鐵礦石。這導致了國際價格急劇上漲。中國3月粗鋼產量約為6630萬噸,創出歷史新高。而4月產量也逼近這一水平。但由于經濟復蘇緩慢和產能過剩,庫存出現了增加。庫存過剩已經反映到鐵礦石國際價格上,目前已經拉低了鐵礦石對日本出口價格。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4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月下降2.6%,連續14個月出現同比下降。這被認為是由于原材料庫存處于較高水平,企業間交易萎靡不振。
日本的一家大型貿易公司透露,由于面臨過剩庫存,同時鋼材價格下跌導致盈利不斷惡化,中國的鋼鐵企業和貿易公司“已經要求資源公司降低價格”。基于這種情況,力拓公司(RioTinto)等大型資源公司已經下調了國際價格。此前日本鋼鐵企業一直受到中國旺盛需求的影響,而此次中國需求減少則帶來了日元貶值條件下的價格下跌這一好處。
一直拉動世界經濟的中國經濟惡化不僅在影響鐵礦石價格,還正在對國際商品行情整體造成重大影響。
由于供給增加,用于服裝的聚酯纖維和作為PET瓶原料的高純度對苯二甲酸的亞洲價格在最近3個月里已經下跌約1成。自去年起,中國企業大量新建工廠,2013年的產能將比去年增長4成。日本三菱化學控股公司社長小林喜光表示,“供給嚴重過剩”。
日本國內的石油化學產品也已受到影響。作為石化產品原料的石腦油(粗制汽油)的亞洲交易價格已開始反映中國需求放緩因素,比2月下跌了15%。各石化企業于2月底押注石腦油價格上漲,剛剛宣布在國內將用于塑料購物袋的聚乙烯樹脂等提價約6%。但由于最近石腦油價格出現下跌,與客戶之間的提價談判已經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