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產品的國際標準是隨著光源的發展而發展的,LED新的光學特性(如色飽和度高的色光組合)與CIE(國際照明委員會)、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現行光源標準差別較大。由于LED具有與傳統照明光源截然不同的空間發光特性,使原本適用于傳統光學特性測量的方式未必適用于LED,如光通量、光強以及色度測量,否則LED的測量精度以及準度都將面臨很大的困難。隨著大功率白光LED技術的發展,功能性照明等需要使用的功率在千瓦級別,與普通照明燈具在光學和機械結構等性能指標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因此對大功率LED的光電特性、色度特性,安全性、產品可靠度等一致性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但是LED的光電和熱學特性與傳統光源差異極大,使現有針對LED的測量方法無法完全套用傳統照明光源的測量方法,因此各項性能指標和熱學指標標準規范的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美國也推出多項LED照明的光度、電氣及色度測試規范,并在能效領域推出了固態照明燈具的能源之星計劃。日本也率先發布了白光LED的測試方法。中國也陸續開展LED加速壽命試驗方法、LED模塊與組件測試方法的研究工作。
2. LED照明越來越注重能效與性能標準的制定
由于全球照明用電量占全年總用電量的20%,其中有多達90%的電能被轉換成熱能消耗,在節能環保的考量下,LED照明已經快速成為頗受關注的技術和產業。同時,各國也積極制定環保法規,歐盟、美國、中國、澳大利亞都相繼制訂了淘汰白熾燈的計劃圖。因此,LED照明的能效問題也成為其標準制訂過程中所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對于發展時間不長的LED照明產品、特別是國際、國內傳統燈具標準化中沒有關注、沒有要求的性能標準和能效標準,LED照明與傳統照明又存在著巨大差異,LED燈具各種技術性能指標和參數又沒有得到有效驗證,使得制定性能標準和能效標準成為一個全新、復雜的課題。目前多個國家包括歐盟、墨西哥都建立了對LED照明產品的強制性的能效要求,美國的能源之星計劃則是對各類LED照明燈具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并給出了具體的光通量和色度等的測試方法。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也制訂了LED道路/隧道照明產品、LED筒燈、反射型自鎮流LED燈等的節能認證計劃。
3. 開始重視LED燈具標準的制定
LED燈具是指包括基于LED的發光元件和匹配的驅動器以及配光部件、固定和保護發光援建的部件以及將器具連接到分支電路部件的完整照明器具。傳統光源一般是單個發光體,而LED燈具使用的是LED燈是由多個發光體組成并發光的,LED燈具的發光體之間存在顏色差異性,所以需要使用色空間均勻度去評價LED燈具顏色的空間分布情況。傳統光源的壽命性能的測量和評價已經標準化,而且具有互換性。傳統燈具的壽命可以通過更換光源來滿足要求。而LED光源與燈具是一體的,LED燈具壽命與LED光源本身、驅動器及環境等多因素有關。所以IEC已經陸續開始進行LED燈具標準的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