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歐盟對中國日用陶瓷發起的史上最大反傾銷調查于5月13日前后公布終裁結果。雖然終裁稅率或將稍低于初裁結果,但對于出口業績低迷的中國陶瓷企業而言,仍是壓力山大。
據報道,歐盟委員會指責多家中國企業向歐盟國家以低價、甚至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陶瓷餐具,并于2012年11月起,向這些中國產品征收17.6%―58.8%的臨時性關稅。按照規定,6個月之后將投票決定是否延續臨時性關稅。一開始,大部分歐盟成員國投出了反對票,但之后,歐盟委員會將課稅水平下調至13.1%~36.1%,這項反傾銷措施近期獲得通過。根據慣例,相關關稅措施通常有5年有效期。
記者了解到,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11年,歐盟進口中國產陶瓷餐具7.28億歐元。此次反傾銷稅一旦“落地”,即意味著中國陶瓷出口已經被歐盟“全面”施壓,此前歐盟已經對中國的建筑陶瓷、馬賽克等產品發起了反傾銷。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這次反傾銷案,中國有2000多家企業卷入其中。在南京,出口陶瓷餐具的企業也有不少,其中規模較大的包括江蘇省陶瓷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高淳陶瓷等。當前,受國際市場不景氣影響,在寧部分陶瓷企業出口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江蘇高淳陶瓷年報顯示,2012年公司完成自營出口1.38億元,同比下降34%,僅完成計劃的68%。高淳陶瓷認為,我國陶瓷出口在經歷了2011年的短暫復蘇后再次出現衰退。2012年全球經濟放緩趨勢明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我國外貿出口進入低潮期,日用陶瓷國際市場持續低迷,歐美等日用陶瓷主要進口國需求出現萎縮。面對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公司已經在大幅縮小出口產能,下大力氣主攻骨瓷內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