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本報刊發了《多地強制推廣LED照明產品被指將引行業災難》,較早預警了行業困境。
孰料一語成籖。近日,深圳市政府悄然以《政府公報》形式廢止了2009年3月出臺的《關于印發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的通知》,行業風向突變。向左還是向右?LED產業駛入十字路口。
深圳急剎車起警醒作用
深圳的政策變革并不能阻擋其它地區的LED狂熱。
近日,在北方城市(長春)綠色照明論壇上,長春高新(96.97,-0.03,-0.03%)區管委會與吉林省照明學會聯合發出《在全省范圍內加速推廣使用LED節能高效照明產品的倡議書》,長春高新區將打造千億級LED產業基地的規劃同時亮相。
企業生產熱情居高不下的背書卻是上市公司業績的集體下滑。近期各大LED上市公司發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去年企業業績普遍低迷。如處于產業鏈上游的LED芯片、外延片的企業里,華燦光電(11.980,0.25,2.13%)(300323)、士蘭微(4.55,0.08,1.79%)(600460)、乾照光電(8.520,0.26,3.15%)(300102)、德豪潤達(9.09,0.10,1.11%)(002005)2012年凈利潤分別下滑了29.93%、40.11%、39.02%、57.14%。LED晶體材料提供商福晶科技(6.41,0.14,2.23%)(002222)凈利潤下滑了36.50%;LED電源企業茂碩電源(16.76,0.18,1.09%)(002660)凈利潤下滑了11.55%;LED發光材料企業科恒股份(37.900,1.82,5.04%)(300340)下滑了80.62%;LED封裝企業長方照明(7.700,0.19,2.53%)(300301)、雷曼光電(11.870,1.08,10.01%)(300162)、鴻利光電(7.110,-0.07,-0.97%)(300219)、國星光電(7.12,0.05,0.71%)(002449)凈利潤分別下滑了27.45%、31.59%、35.27%、67.36%。
深圳市儒為電子有限公司是雷士照明等大型LED企業的供應商。據接近深圳儒為的人士向《中國企業報》記者透露:“沒有感覺到深圳的政策調整對深圳儒為有什么影響。相反,企業訂單干不完,目前已經不讓業務員出去接單了。”
另一位做投資管理的唐先生也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他所了解的深圳某LED企業產品是供東歐等國際市場,目前,沒有看到產能受到任何影響。
業界預測,LED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的局面在2013年仍將繼續。
業內專家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叫停LED產業規劃有對這個行業的警醒作用,各地政府若依然繼續盲目上馬,其損失可能無法估量。
政府和企業的博弈
“其實,這是一場政府和企業的博弈。”曾經對廣東省大力推廣LED道路照明持不同意見,并上書廣東省科技廳的廣州照明行業專業人士胡軍,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政府想通過土地財政方式、用建立高新技術園區吸引企業投資來拉動GDP, 而LED企業則看中了高新技術補貼和大力推廣后的政府行政命令下的市場。這就像同床異夢的夫妻,最后肯定是要分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