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智商”遭吐槽
春節后,湖南消費者鄧女士興致勃勃地在當地家電賣場參加某品牌智能電視的現場體驗活動,她嘗試了體感游戲,又看見說明書上宣傳產品具有上網瀏覽、可視電話、單機游戲、多屏觀看、網上運動、QQ聊天等功能,盡管該款電視比同等尺寸的液晶電視貴2000多元,但身為“80后”的她立即下了決心購買。
然而摸索著使用了一個多星期,鄧女士就后悔了。“當時在賣場體驗都是人家給調好了,玩著還有些意思,可是回了家全靠自己琢磨就不行了,到現在網上運動、可視電話從來沒使用成功過;多屏觀看怎么也放不大自己最想看的畫面。”鄧女士說。
北京消費者王先生更郁悶,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他添置了一臺智能電視,可直到現在,他在智能電視的使用方面還僅限于“看電視”。他告訴記者,最開始,他想用電視上網下載游戲《憤怒的小鳥》,可下載完了卻怎么也安裝不上,反復幾次后他只好把軟件刪掉。之后他又嘗試瀏覽網頁,可是不僅網速極慢,而且還時不時會蹦出遭受病毒威脅窗口。王先生最后決定不再和電視PK智商,“電視就是用來看的,玩電視、用電視目前還基本上是天方夜譚。”王先生說。
記者發現,類似的抱怨在論壇、微博上比比皆是。名為“GUOJIN”的騰訊微博用戶“吐槽”:智能電視搗鼓不了,求救!看電影退不出來了,下載軟件也不會,好考驗我的智商啊……前不久,零點公司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20個重點城市25-40歲已購買智能電視和有電視購買需求的白領人群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有近半數的被訪者反映自己在使用智能電視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遙控器操作不便、翻頁或打開應用運行速度慢,常出現卡、頓的現象;另有三成左右的人反映下載的應用程序顯示效果差、界面設計混亂;語音操控、人臉識別、手勢識別等精準度差的問題反映的人數相對較少,但也占到21.3%。
近日,中關村在線發布的《智能電視認知度及消費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在所有的不打算購買智能電視的調查者中,除了價格偏高的因素外,因為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和平臺不完善、電腦可以代替電視與應用程序太少、功能不全這三種因素而不打算購買智能電視的調查者占比均超過三成,分別達到38.3%、34.2%和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