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最后的補貼”成為賣點
2012年6月,國務院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推廣節能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為2012年6月1日至 2013年5月31日。截止日期將至,政策是否會延續,至今未有確定的消息。“可能是享受節能補貼的最后機會了”,成為各專柜促銷員推銷產品的一個強大理由。“以空調為例,二級能效節能補貼在180元左右,一級能效則達240元左右,雖然減的時候感覺不明顯,但是一旦告訴消費者以后可能不減了,還是很能拉動他們的購物熱情。”蘇寧中南路店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節能補貼政策的不確定性,使許多市民將購買計劃提前。“家電折扣就在五一和十一比較大,考慮到十一可能沒有節能補貼了,我打算在五一促銷的時候就把家里的彩電換掉。”在賣場選購的付女士這樣告訴記者。
電商:節前率先開打價格戰
去年“8.15”電商大戰,讓網購渠道成為“低價”的代名詞。今年,各電商巨頭有的想要弱化價格戰,但依然有商家早早就以“比價行動”為噱頭,吹響五一價格戰的號角。
4月1日起,蘇寧易購就宣布啟動“青春三部曲”,從3C到百貨逐步推開,用50億元貨源的儲備挑起價格戰。國美在線則啟動“史上最強店慶月”,覆蓋旗下國美在線和庫巴兩大電商平臺,包括免費得最高200元優惠券、大家電最高減800元、3C數碼最高返300元、百貨底價3折起等系列促銷活動。
本月11日開始,易迅網將價格戰推向高潮。發起針對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最熱銷商品的比價行動,通過實時調價“保證”消費者購買同款商品享受最低價格。記者在易迅網上看到,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電視、空調、洗衣機等5000款商品已參與比價。與去年不同的是,京東并未參與即將到來的這一場價格大戰。京東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理性價格競爭對市場和消費者都有益,將為網民提供“天天實惠”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