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從事地板業近20年的某地板廠老板孫興(化名),在即將退出地板行業之前,告訴記者,多層實木地板的生產和精裝修房的推廣過程中,問題多多,“盲目代工、冒名生產、知假采假”等現象都不是個例。
在知情人的指點下,記者通過暗訪發現,僅大興團河地區存在至少十余家小型地板加工廠,為品牌地板代工,或者為精裝修項目提供假名牌地板。
業內專家表示,愈來愈普遍的代工模式需要質量監督配合,開發商銷售精裝修房時,應該在購房合同上注明環境檢測指標,并對所有精裝修部品質量負責。
業內人士爆“早知會有這一天”
“早在幾年前我就知道,這個行業遲早要出事,“毒地板事件”只是一個開始。”在孫興看來,“毒地板事件”看似偶然,實際上卻是整個地板和地產行業潛規則下的必然產物。
“變味兒”的代工生產
“前些年大家都做實木地板時,市場還是很規范的,進入成本高,產品也有保證”,孫興說,近年地板行業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
據孫興介紹,以前實木地板對資金、設備要求比較高,但進入2000年之后,隨著多層實木地板(又稱多層復合地板、實木復合地板)的生產推廣,地板進入門檻拉低了。“一百萬左右就可開個小型地板加工廠,一年就能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