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愛人是從天津過來的,我們去年經銷了兩個壁紙品牌,銷量還可以,考慮到客戶需求的多樣化,今年決定再增加一個品牌。”3月7日,在2013年中國墻紙、布藝暨家居軟裝展覽會上,來自天津的壁紙經銷商王女士與記者攀談起來。
2008年以來,壁紙行業不斷推出PVC塑料壁紙、純紙壁紙、無紡布壁紙、木纖維壁紙等環保產品,且產品價位趨于合理化,并大力開拓渠道建設,國內壁紙市場回暖跡象明顯。
特別是圣象、大自然地板以及歐派櫥柜等傳統家居企業也進軍壁紙領域,壁紙品牌開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隨著墻紙行業的日趨規范和競爭的日益加劇,有些企業已經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只有努力做好產品,樹立品牌,才能得“民心”,才能最終使品牌價值發生質的轉變。
歷史機遇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副秘書長、墻紙墻布分會秘書長張熳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2年我國壁紙行業的產值近150億元,同比上年增速是7%~8%。
張熳紅強調指出,盡管我國壁紙行業潛力大,但壁紙規模還較小,壁紙價格不透明、產品結構復雜、渠道單一、品牌不強等依舊是行業發展的幾大障礙,所以必須謹慎樂觀。
此外,國際壁紙制造商協會(IGI)統計,2008年中國壁紙人均消費量為0.3平方米,人均壁紙消費量處于世界較低水平,僅是世界上主要壁紙消費國人均壁紙消費量的近1/13。
據了解,在國內壁紙行業發展的30余年中,曾先后出現過兩次洗牌。每次都是大發展時期,企業一哄而上,之后大浪淘沙。在壁紙行業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期間,企業從200多家驟降到15家,對整個行業起到了警示作用。
目前,壁紙行業正進入第三次市場洗牌期,知名品牌少、品牌集中度不高,讓這個行業的發展之路變得坎坷。壁紙企業逐漸認識到,必須從制造品牌向商業品牌轉變,以貼近消費者內在需求的方式來塑造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