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材產品目錄》的編制刻不容緩!“兩會”上多名委員就促進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發出了呼吁: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發展,加強標準認證體系建設,盡快編制發布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在積極推廣目錄產品的同時,淘汰技術落后產品。
“綠色”是惟一選擇
數據顯示,我國建材工業每年消耗原材料50億噸,消耗煤炭2.3億噸,約占全國能源總消耗的15.8%,消耗良田15萬畝以上,廢棄排放量1.096億立方米,廢水排放量335噸。水泥、石灰與傳統墻體材料等排放一氧化碳約為6.6億噸,占全國工業排放量一氧化碳的40%左右。繼續按照粗放型的模式發展,將會給生態環境帶來更大的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仁創科技集團董事長秦升益介紹,在國外,人們普遍崇尚回歸自然,注重保護“綠色消費”的消費總量也在逐年提高,在購買商品時,人們首先考慮商品的“綠色度”,并愿意為之多付30%~100%的費用,在國際貿易中,對無“綠色標志”商品,在進口時進行限制,已經形成了國際貿易中新興的“貿易壁壘”。
秦升益表示,“綠色建材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我國資源缺乏、環境污染嚴重的背景下,發展綠色建材,是實現發展與環境相統一的必然途徑!毒G色建材產品目錄》的編制刻不容緩。”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濱海新區青島旅游(www.quqingdao.com)區管委會副主任羅家均提出建議,在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同時,要開發推廣綠色建筑核心技術和節能建筑材料,要積極推進綠色建筑單項技術創新。應建設綠色建筑材料、產品、設施等產業化基地。發揮政府資金主導和社會資本參與的作用,帶動綠色建材、節能環保等產業的發展。
標準規范嚴重滯后
“目前綠色建材發展滯后,標準規范更加滯后,綠色建材發展與應用推廣力度不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李竟先在兩會上表示。
十八大提出要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國務院也頒布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根據相關規劃,未來3年內我國將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要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李竟先介紹說,綠色建材是綠色建筑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實現節能減排和碳強度下降的重要途徑,是以保障人民的居住環境健康為落腳點的。然而,目前綠色建材發展滯后,標準規范更加滯后,綠色建材發展與應用推廣力度不夠,亟待上下游互動對接,加強標準認證體系建設,以滿足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