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日以后,若想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建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業以及燃煤工業鍋爐項目,將面臨更為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而這些領域內的現有項目,也將遵循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
環保部相關人士表示,將在重點控制區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使大氣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目前,《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包含特別排放限值)已經完成第一次征求意見。該標準的起草者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合肥水泥設計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現有水泥生產線的達標改造成本約170億元。若按年產20億噸水泥計算,全國水泥工業環保設施運行成本將達240億元~300 億元。
水泥排放標準即將出臺
目前,有關火電和鋼鐵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特別排放限值已經出臺,《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包含特別排放限值)已經完成第一次征求意見。
已經發布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及《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說明(二次征求意見稿)中均顯示,新的排放標準和特別排放限值是在上百家企業樣本調查的基礎上,基于對企業先進技術和排放量的分析以及國際先進技術使用情況和排放量的分析,并參考其他國家標準制定的。
以《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為例。在針對水泥生產過程排放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煙(粉)塵的調研過程中,共收回160份有效樣本。數據顯示,與2003年編制標準(即現行標準)的抽樣調查對比,水泥窯顆粒物濃度顯著降低,從平均100.9mg/m3下降到目前的平均27.4mg/m3,接近了歐洲的排放水平。
“絕大多數水泥窯(約95%)符合現行標準50mg/m3的要求。由此可見,隨著除塵技術的進步,排放標準具備了加嚴條件。有60%的水泥窯顆粒物排放控制在30mg/m3以下,甚至有32%的水泥窯達到了20mg/m3以下。據此,本次標準修訂將水泥窯顆粒物排放濃度從50mg/m3加嚴到30mg/m3,達到歐洲國家的平均標準或許可證限值水平;而對重點地區水泥企業則要求進一步控制到20mg/m3 以下(德國環保標準非常嚴格,目前限值要求為20mg/m3)。”編制說明中如此解釋標準提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