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談一個很直接的話題,一個縣市級城市的小品牌家紡店鋪應該如何經營,有什么方法呢?首先我們先做一個調查:居民買家紡出于何種目的,他們看中什么?
調查結果:本土居民普遍看中家紡產品牌度(這里說的品牌度是指這個品牌在當地的知名度),企業團購比較關注家紡價格及產品新意,而廣大外來務工人員則幾乎不會走進家紡專賣店。所以,在推廣人群上,應堅持面對有消費力的本土居民和抓好團購渠道。
在宣傳方面:
在宣傳方面應該不去考慮其他大型推廣,要注重本地居民關注那種形式的宣傳方式,比入地方性的報紙、戶外、網絡等媒體。包括門店的自身宣傳、海報、傳單、戶外流動車等等。
在產品定位方面:
老百姓希望家紡產品在滿足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達成自己的婚慶、禮品需求。地區品牌家紡店所經營的商品品種一方面要滿足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大眾化商品,同時,應著重考慮增加特色產品。在保證絕大部分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外,可適當增加高檔次的家紡產品,以滿足收入相對較高的居民的需要。
同時,利用電腦圖庫,這樣可可考慮顧客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可在店鋪內增強價格競爭優勢;分季節按階段,加大家紡品牌推廣力度,保證商品質量下,取信于顧客,以建立穩定的顧客群。
商品結構的建議
中低端家紡用品(1000以內) 50%
高端家紡用品 (1000元以上) 30%
婚慶及特色家紡用品 20%
店內陳列的建議
陳列方面:首先要把握區域差異化原則,每個區域的陳列要體現做到一區一景;
其次是導入功能分區的概念如:特價區,會員區,團購區,新品區,主推區等,這樣使消費者更為明晰消費意向,更可在店內有效引導消費;
再次,同一區域陳列產品不能超過三種顏色。過多的顏色搭配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顯得很不協調;
最后,跨品類陳列時注意合理搭配,比如紅色的格調中放置一個黃色的枕頭就很難看;高檔次陳列品旁邊不能陳列太低檔的產品;靈活使用道具(如玩偶),增加區域的活力。
具體措施包括:
1、加快產品更新頻率,每周推出10種以上新品;
2、每周三次店長及營業員培訓,建立優質的售后服務體系;
3、將堆頭轉移到戶外,吸引農村低端人群購買;
4、錄制音樂口播稿,并輪番滾動播放;
5、周圍20公里范圍之內采取DM單和墻體廣告覆蓋;
6、店鋪系統報表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