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購買模板QQ:938519908  |  二維碼  |    |  客服中心  |  網站導航  |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國內動態 » 正文

            我國LED照明市場魚龍混雜的局面有望結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2-27  瀏覽次數:252
            核心提示:為引導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節能減排,2月17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

            為引導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節能減排,2月17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編制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出臺。規劃指出,LED照明節能產業的發展目標是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2015年達到4500億元(其中LED照明應用產品為1800億元)。巨大利好讓整個LED產業反響強烈。

            市場占有率將大幅提升

            在市場方面,規劃指出,到2015年,LED功能性市場占有率將達20%以上,LED液晶背光源、景觀照明市場占有率將分別達到70%和80%以上。

             

            那么以上目標是保守還是過于理想化?“這需要分開來講。”中科院納米研究所研究員梁秉文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景觀照明市場占有率的目標應該沒有問題,背光源的市場占有率目標更是沒有挑戰性。但是,到2015年LED功能性照明市場占有率達到20%以上的目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另外,背光源市場的占有率牽涉到一個關鍵的問題,即LED芯片是用國產的還是進口的?”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這個規劃的出臺,很渴望看到支撐這個規劃的相應政策和具體實施細則。”梁秉文進一步說,“希望通過這樣的目標設置能把國內的相關產品標準制定、質量提升帶動起來,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那么LED企業應該如何發力,才能在未來巨大的市場中立足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集成電路處處長任愛光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提出了建議:對于大型企業,應該著眼于公用照明和背光源領域這塊市場大蛋糕,努力爭取20%功能性照明市場的份額;對于中小型企業,則應該走“專精特新”的路子,靠特色創新在細分市場里開辟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而以上發展目標的實現,除了要靠企業自身努力,他們對相關政策也有著自己的訴求。“就像數碼相機取代膠片相機一樣,LED照明替換傳統照明是必然趨勢。6部委聯合推出新政,LED產業將全面進入井噴時代。”勤上光電董事長李旭亮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政府先用‘有形的手’推動LED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當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用市場‘無形的手’進行大浪淘沙。”李旭亮表示,希望通過政策扶優扶強,培育龍頭企業,引導有能力的、技術創新型的行業龍頭實現“政府+資本+企業”的對接,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做大做強。同時,要加大力度培育市場,在技術創新、質量監管、政策配套、宣傳推廣等方面下工夫,積極推進LED照明產品的應用工作。

            此外,行業標準建設問題也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廈門格綠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廖良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LED照明產業進入門檻較低,多數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而標準的不完善,是導致目前市場上LED照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因此部分業主單位及用戶還對LED照明產品持觀望的態度。

            魚龍混雜局面有望結束

            《規劃》指出,到2015年,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質量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LED照明企業5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約1000家。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產業集中度低,核心專利需突破,市場競爭無序、魚龍混雜的現狀一直困擾著我國LED照明行業的發展壯大。任愛光表示:“縱觀各個新興行業的發展歷程,目前LED企業的無序競爭傾向是行業發展必經的一環,而大浪淘沙終將洗凈鉛華。”《規劃》將2015年中國LED照明的產值由“十二五”規劃的5000億元下調至4500億元,把LED照明龍頭企業的數量由 20~30家調整為10~15家,顯示了政府的理性態度。“以發展相對成熟的半導體產業為例,產業鏈各環節均有2~3家龍頭企業,因此LED的10~15 家龍頭企業設置也是比較合理的。”任愛光表示。

            那么企業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是最重要的前提。”任愛光說,“其實目前我國LED行業尚未完全突破大規模生產的技術瓶頸,當前任務還是應該把規模先做起來。”任愛光進一步指出,龍頭企業不能局限于國內市場,更應在與國際對手的競爭中提高。“希望在國內領軍人物帶領下的優秀團隊,能盡快打造出LED行業的華為和聯想。”

            對此,企業也有著自己的見地。 “魚龍混雜、散而亂的現狀一直困擾著中國LED照明行業的發展壯大。”李旭亮說,“要在眾多的企業中脫穎而出,LED企業要腳踏實地,練好內功。”李旭亮表示,首先,要把照明做好,為老百姓提供好的光環境。其次,要側重創新,包括應用技術、工業設計等方面的創新以及自主創新、聯合創新、協同創新等,使 LED照明產品更趨完美。最后,要整合資源。LED照明是跨學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進行強大的資源整合,把技術、資金、產品、藝術等融合進來,為客戶量身打造個性化產品。“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才具有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廖良斌表示,“企業應該在核心技術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申請、品牌建設、產品質量提升等多方面下工夫。”廖良斌強調,LED照明產業上游的專利仍掌握在少數國外企業手中,這些國外巨頭構筑的“專利墻”,成為國內LED照明企業的發展瓶頸。

            但是,目前我國LED產業的生態環境還不夠健康,市場也還不夠規范,在這種條件下企業的全力投入能否換取相應的效益,也值得我們思考。“政府確實需要培養和促成LED照明行業龍頭企業的盡快形成,這樣中國才有話語權。”梁秉文表示,“但是,目前中國大的經濟生態環境并不利于這樣的龍頭企業出現。”梁秉文告訴記者,在創新上有所投入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上占有優勢,甚至被抄襲者或侵權者所淹沒,這樣就出現了“劣驅優”的怪象。結果不是抄襲者或侵權者付出代價,而是在研發和技術上投入的創新者無法生存。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形成10~15家龍頭企業的目標將可能僅成為一個美好的愿望。“如何讓創新成果變成市場競爭力,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梁秉文呼吁,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大力度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場和產業環境,讓那些愿意在研發和創新上投入的公司能夠健康地成長。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199526299有事請留言199526299有事請留言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568號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_在线免费观看色片_依欧美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