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3年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在一系列消息的散布中稍縱即逝,又似乎是暗流涌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行業也迅速壯大,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再多的利好消息對于產能過剩的水泥行業都是杯水車薪,霧霾的來也匆匆著實讓行業感到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且任重道遠。
發展的腳步是前進的,行業從環境污染的制造者,到綜合利用廢棄物“變廢為寶”踐行綠色發展觀,運用各種創新方式提升企業環保實力,努力轉變人們對行業的看法。通過分析行業市值排名前十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或環境報告書發現,水泥上市公司通過余熱發電技術使得能源消耗大幅減少。同時,利用水泥生產設施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是水泥企業自身減排和改善環境的雙贏手段。
面對如今低迷的市場,相比從前以量取勝的觀念水泥企業逐漸開始轉變一新,水泥廠不再都是烏煙瘴氣,節能減排、余熱發電、脫硝等環保舉措成為眾多企業追捧的高招。近期,霧霾逐漸消散,然而水泥業市場的霧霾卻依然籠罩著,隨著新春腳步的漸近,水泥企業也進入了休市狀態,似乎暗示著新一輪的協同節后即將展開,業界把焦點都聚焦在節后的市場。地方投資熱潮并未因為諸多產業產能過剩而漸退,相反,全國各地看好“城鎮化”這個香餑餑,更加熱衷重大基建項目的招商引資,多數機構預計節后水泥需求快速回暖。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孔祥忠認為今年的市場是樂觀謹慎的。其中或有市場小幅需求的樂觀、企業協同的樂觀、政策激勵的樂觀,也或有市場需求僅限于飲鴆止渴的謹慎、盲目投資加劇產能過剩的謹慎、行業利潤下滑的謹慎……對于行業今年的每一步都是關鍵驚心的一步,十八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調提出引起了行業的重視,水泥企業紛紛以“變廢為寶”的方式展開新一輪的比拼。近日,棗莊中聯水泥利用建筑垃圾“變廢為寶”造水泥,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處理建筑垃圾生產水泥技術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1月2日,湖南省株洲市株洲縣農辦負責人透露,該縣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進展順利,預計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垃圾將是生產水泥的原材料,真正實現變廢為寶;2013年元月18日,禮泉縣政協副主席鄭光明及縣政協相關領導蒞臨禮泉海螺考察調研,他高度贊揚了海螺余熱發電技術和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好,不但減少了環境污染,而且變廢為寶,作為資源加以利用……上述事實似乎讓行業看到了今后的發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