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日鐵與住友金屬完成合并 強化全球化經營戰略
2012年10月1日,日本最大鋼企新日鐵公司與第三大鋼企住友金屬工業公司正式合并成為新日鐵住金公司,新公司年產能達到5000萬t,粗鋼產量約占日本粗鋼總產量的40%,成為僅次于安賽樂米塔爾的全球第二大鋼企。這是自1970年新日鐵成立與2002年川崎制鐵與NKK合并成立JFE以來,日本鋼鐵工業掀起的第三次合并浪潮。
2011年2月3日,新日鐵與住友金屬首次宣布這項總價值225億美元的合并計劃。新公司尋求通過合并,在全球業務規模擴張、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原料采購方面帶來協同效應。兩家公司合并旨在整合雙方經營資源、開拓正在迅速發展的海外新興市場以推動其全球戰略,并且也有利于增強其與礦業巨頭的煉鋼原料價格談判話語權。
新公司未來業務戰略將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和理順生產工序;二是提高在海外市場占有率;三是相對競爭對手在技術上保持競爭優勢。
點評
長期以來,日本鋼鐵企業大都因規模問題,擠壓不斷萎縮的日本本土市場,喪失了發展空間。窮則思變,新日鐵和住友金屬希望通過合并整合資源,融合優勢領域以產生協同效應,打造世界頂級鋼鐵企業。新日鐵的強項在于高端板材生產,而住友金屬在管材生產方面更具優勢。合并后,新公司將會發揮優勢互補的作用,在世界汽車板及無縫鋼管生產領域進一步增強競爭實力,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并效果,形成高端鋼材生產規模化,壟斷某些高端產品市場,創造超額利潤。此外,兩家公司合并后,在充分發揮現有銷售網絡作用的同時,繼續加大全球布局力度,尤其是在新興市場,不但更好地為遍布世界的日資企業提供產品和配套服務,而且還將扎根當地市場,牢牢掌控高端鋼材市場份額。
2、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正式運行 力推合理透明定價
2012年5月8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在北京正式運行。2012年1月16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啟動,并于3月29日開始試運行。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目前已齊聚包括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在內的國際四大礦山企業以及寶鋼、鞍鋼、首鋼、武鋼等中國國內大型鋼企。目前該平臺會員已達130余家,其中礦石生產企業60余家,來自海外礦山已經超過20家。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目前共上線34個鐵礦石交易品種,基本覆蓋鐵礦石市場上粉礦、塊礦、球團、造球精粉四類產品的典型品種和一般品種。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約占全球貿易市場份額的60%,2012年1-11月份累計進口6.73億t,同比增長8.2%。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現貨市場,每年至少有2億t到岸鐵礦石按照港口現貨價格進行即時交易結算。
點評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成立的目標是充分發揮市場發現價格的作用,形成具有公信力的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減少人為惡意炒作引發的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推動形成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大宗礦產品定價機制,促進鐵礦石市場健康、有序、穩定發展。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自上線以來一直面對交易清淡的問題。這一方面是由于鋼鐵工業的連續化大規模生產的特征,大型鋼鐵企業大都構建了長期穩定的鐵礦石供應保障體系,現貨采購量比較有限;另一方面主要鐵礦石供應商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也不愿過多參與現貨平臺交易。同時,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顯然還需要一個供需雙方相互熟悉、了解和認可的過程。只有交易量不斷攀升,才能實現設立交易平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