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金山陶瓷的老板蘇漢湘把幾百個馬桶堆在辦公樓門口,這是阿拉伯大客戶訂的貨,但他無法按時發出——手頭的錢還買不起馬桶蓋和包裝紙箱。
“全砸在這里了!我不缺訂單,但現在一分錢都貸不到。”他心急火燎。
在金山陶瓷所在的廣東潮州古巷鎮,困獸猶斗的老板比比皆是。在春節前,這些企業將迎來結算高峰,需要大量的現金發工資。不少老板覺得這個冬天不好過。
潮州“瓷都”地位岌岌可危
“眼下是內憂外患,史上最艱難的時候。”廣東潮州市陶瓷協會秘書長張錦華說。陶瓷是潮州的主要支柱產業,分為日用、工藝、衛浴潔具。由于歐美市場的訂單嚴重下滑、國內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打擊市場,而勞動力、能源、材料成本都在飆升,衛浴潔具企業的生存處境最為艱難。
“外患”除了指海外市場,還包括來自內地的競爭,其中河南長葛的氣勢最兇猛。張錦華表示,長葛的燃氣價格是每立方米2.45元,而潮州是每立方米5元;長葛的勞動力月工資是1500元,而潮州是3000元;長葛的土地使用權是每畝15萬元,而潮州是40萬元~50萬元;長葛的陶瓷產業受政府扶持,而潮州的陶瓷產業作為最大的支柱產業,是收稅的重點……
潮州市潮安縣古巷鎮是這場危機最集中的代表。該鎮密集分布著450多家衛浴企業和250多家配套工廠,是“中國衛浴第一重鎮”,受創尤重。
古巷鎮歐陸陶瓷老板陳放青表示,與2007年相比,如今的海外訂單降了大概六七成。如今高檔酒店的衛浴產品都選用TOTO、美標、科勒等進口品牌,而低端市場基本被河南的陶瓷企業搶走,中端市場卻又面臨著來自福建的競爭,潮州“中國瓷都”的行業地位岌岌可危。
據估計,潮州陶瓷的整體成本比去年上升了三成左右。一名原料供應商透露,陶瓷釉面漲價最快,去年一噸9000多元,今年漲到了20000多元。在2007年前的黃金時代,陶瓷衛浴行業的毛利率一度超過60%,而如今的古巷鎮已很少有企業敢言盈利了。
- 下一篇:節能、環保仍是新型建材不變的主題
- 上一篇:未來木門行業競爭將走向立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