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木材業,國家天然保護工程實施,對林區進行禁伐、限伐后,適合制作家具的板材供應量減少,據了解,吉林、云南、廣西等生產板材的大省均表示林業大幅減產。
此外,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相繼宣告減少板材出口的政策。近日,根據林產工業協會通知顯示,馬達加斯加地區的黃檀木、烏木等一些珍稀瀕危樹種正在迅速減少,而這些板材主要被用于制作傳統風格的紅木家具,在中國高端古典家具市場上流通。
板材供應對于下游家具和地板等企業生產的影響可謂首當其沖。一些廠商正在尋求新的板材來源,百強、標致、斯普麗等企業均表示了這樣的意向,這給了其他板材更多的發展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各路板材齊聲漲價就像是一個不得已的'艱難的決定'。據了解,國內人造板生產大腕吉林森工露水河板材繼今年初的一次漲價后,正在醞釀明年的漲價,據稱漲價時機和幅度還在商榷。另外,國內其他板材生產商以及愛格板等進口板材也加入這一潮流。德國愛格板材中國總代理商鐘紅文透露,今年由于運輸、原材料等的上漲,愛格板材年內三次漲價累計幅度為9%,而明年上漲勢頭難以抑制,預計可能還將上漲15%。
飛美全球地板精品總經理魯杰表示,在愛格地板加入到飛美全球系統后,增加了來源為馬來西亞和俄羅斯等地木材的四個地板系列,與原來的愛格地板形成定位差異化,在細分市場上爭取更多客戶群。此外還發展了自有品牌,將工廠設立在國內減少成本。
除了尋找新型板材、細分市場以外,控制上游資源成為一些企業的'護身符'。例如安信地板早在巴西收購了1000平方公里森林資源,板材漲價對于其影響比較微小;而歐寶地板干脆將一個工廠建設到了非洲林區,近水樓臺先得月,大大減少了成本。由此可看出,板材漲價預期促使下游行業尋找各種出路,來平攤風險。
板材漲價是一個必然趨勢,木材在全世界一直都是欠缺的,所以木材漲價是必然的,但可以通過木材利用率的提升來緩解這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