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日正式通過“木材及木制品規例和新環保設計指令”,計劃于明年3月3日開始強制實施。從歐盟此次發布的官方解釋來看,這項指令的初衷是希望進一步改善林業經營和采伐活動,阻止非法采伐的木材進入歐盟市場。
一直以來,美國和歐盟各國都是中國地板等家居行業的主要出口國。相關人士分析,歐盟新規執行后,必然導致企業增加采購成本,還要承擔額外的認證費用,這對中小型地板出口企業將會產生較大影響,甚至可能會迫使相關企業退出歐洲市場。
根據這項指令的要求,今后出口歐盟的木材生產加工銷售鏈條上的所有廠商,都必須獲得FSC(森林認證)的身份證,即必須提交木材來源地、國家及森林、木材體積和重量、原木供應商的名稱地址等證明木材來源合法性的基本資料。據悉,要作為原料的木材100%達到合法性或者拿到FSC認證在操作上有些難度。所以我國地板企業想要在歐盟繼續占領相應份額的市場,就必須加大力度把控原材料的來源和品質,并且在生產流程上不斷研發創新,生產出更高標準的環保型地板產品。
對此業內專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不平,“從長遠發展看,提高標準是有利于中國企業提升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但如果按照歐盟的標準,所有的木材都必須提交相應的合法資料證明,實施難度就太大了。比如一塊木質地板是合成的,其中有些木材來自非洲、有些木材來自英國、還有些木材是來自國內二手市場的,因此如果這個地板的木材符合歐盟標準而桌子腿不符合,那么這塊地板到底符不符合標準就很難界定了。”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秘書長陶以明表示,證明這些木材是否合法的最終鑒定權在歐盟,這也就是說,中國自己的鑒定歐盟是不認可的,那么企業為了出具讓歐盟認可的所有的證明就要花費一大筆準備費用、鑒定費用等等,這就使企業的成本一下子大幅上漲。特別是很多中小企業。
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作為原料的木材能夠保證100%達到合法性或者拿到FSC的認證本身都是比較有難度的。目前,全世界獲得認證的木材大約只有10%,而中國市場上能夠獲得認證的木材還不到1%。所以說,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地板企業想要再次打開歐盟那更為廣闊的市場難度是相當大的。